休明:美好,清平;盛:兴旺;世:世代。美好清平的兴盛时代。
晋·潘岳《西征赋》:“当休明之盛世,托菲薄之陋质。”
晋·潘岳《西征赋》:“当休明之盛世,托菲薄之陋质。”
歇息:~整。~假。~闲。离~。 停止:~业。 完结(多指失败或死亡)。 旧指丈夫把妻子赶回母家,断绝夫妻关系:~妻。 不要:~想。~提。 吉庆,美善,福禄:~咎(吉凶)。 助词,用于语末,与“罢”、“了”等用法相当:归~。 辞去官职:~官。
通“煦”,温和,温暖。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 睿智:英~。贤~。~君。 视觉,眼力:失~。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 中国朝代名:~代。 姓。
兴旺:兴~。繁~。旺~。~世。~衰。茂~。全~时期。 炽烈:年轻气~。~怒。~气凌人。 丰富,华美:~产。~宴。~装。 热烈,规模大:~大。~况。~典。~举。 广泛,程度深:~传(chuán)。~行(xíng )。~赞。~名。~夏。 深厚:~意。 姓。
把东西放进去:~饭。 容纳:~器。小桶~不下多少东西。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代( ➊ 很多年代; ➋ 好几辈子)。~纪(指一百年)。流芳百~。 一辈一辈相传的:~袭。~家( ➊ 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➋ 《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上。~俗( ➊ 流俗; ➋ 非宗教的)。~故(➊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 ➋ 处世经验)。~态炎凉。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界。举~瞩目。公之于~。 姓。
《唐韻》許尤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尤切,𠀤朽平聲。美善也,慶也。 《書·太甲》實萬世無疆之休。 又《周官》作德心逸日休。 《詩·商頌》何天之休。 又宥也。 《書·呂𠛬》雖休勿休。 《註》宥之也。我雖以爲宥,爾惟勿宥。 又《爾雅·釋訓》休休,儉也。 《疏》良士顧禮節之儉也。 《詩·唐風》良士休休。 又休沐,言休假也。一曰下沐,一曰旬休。唐法,旬休者一月三旬,遇旬則休沐,卽十日一洗沐也。 又致仕曰休。 又休息。 《禮·月令》季秋之月,霜始降,則百工休。 又《揚子·方言》稱傀儡戲曰休,亦曰提休。 又地名。漢封楚元王子爲休侯。見《史記·年表》。 又《爾雅·釋木》休,無實李。 《註》一名趙李。 又蚤休,藥名。 又姓。 又休休,人名。見《五代史》。 又《集韻》吁句切,音煦。氣以溫之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角之,本蹙於𠜶,而休於氣。 又同咻。 《左傳·昭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 《註》燠休,痛念聲。 又叶虚嬌切,音囂。 《陸雲·贈鄭曼季詩》拊翼墜夕,和鳴興朝。我之思之,言懷其休。 又叶匈于切,音虛。 《吳志·胡綜黃龍大牙賦》含契河洛,動與道俱。天贊人和,僉曰惟休。 《說文》休在木部,人依木則休。《爾雅》庇䕃曰休,會止木庇息意。◎按今《爾雅·釋言》本作庇庥䕃也。
『明』《廣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𠀤音鳴。 《說文》照也。 《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又》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 《史記·歷書》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 又《易·乾卦》大明終始。 《疏》大明,曉乎萬物終始。 又《易·乾卦》天下文明。 《疏》有文章而光明。 又《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 《疏》照臨四方謂之明。 又《書·舜典》黜陟幽明。 《傳》升進其明者。 又《書·太甲》視遠惟明。 《疏》謂監察是非也。 又《洪範》視曰明。 《傳》必淸審。 又《詩·小雅》祀事孔明。 《箋》明,猶備也。 又《詩·大雅》明明在下。 《傳》明明,察也。 《爾雅·釋詁疏》明明,言甚明也。 又《禮·檀弓》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又《禮·禮運》故君者所明也。 《疏》明,猶尊也。 又《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 《疏》明者,辨說是非也。 又《韓非子·難三篇》知微之謂明。 又《廣韻》昭也,通也。 又星名。 《詩·小雅》東有啓明。 《傳》日旦出謂明星爲啓明。 又《小雅》明發不寐。 《疏》言天將明,光發動也。 又《正字通》凡厥明、質明,皆與昧爽義同。 又姓。 《姓氏急就篇》《明氏·山公集》有平原明普,晉荀晞從事明預。 又與盟同。 《詩·小雅》不可與明。 《箋》明,當爲盟。 又與孟同。 《周禮·夏官·職方氏註》望諸明都也。 《釋文》明都,《禹貢》作孟豬。今依《書》讀。 又《前漢·地理志》廣漢郡葭明。 《註》師古曰:明音萌。 又《韻補》叶謨郞切。 《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楚辭·九歌》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旣明。 又叶彌延切。 《道藏歌》觀見學仙客,蹊路放炎烟。陽光不復朗,隂精不復明。
『盛』《唐韻》氏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𠀤音成。 《說文》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 《書·泰誓》犧牲粢盛。 《傳》黍稷曰粢,在器曰盛。 《周禮·天官》甸師掌帥其屬,耕耨王藉,以共齍盛。 《註》謂黍稷稻粱之屬,可盛簠簋者。 又器名。 《左傳·哀十三年》旨酒一盛。 《註》一器也。 《禮·喪大記》食粥於盛不盥。 《註》謂今時杯杅也。 又《廣韻》受也。 《詩·召南》于以盛之,維筐及筥。 《古今注》城者,盛也,所以盛受民物也。 又成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白盛。 《註》盛之言成也。以蜃灰堊牆,所以飾成宮室。 又盛服,嚴飾也。 《左傳·宣二年》宣子盛服將朝。 《註》盛,音成。本或作成。 又防隄也。 《爾雅·釋山》山如防者盛。 《疏》盛,讀如粢盛之盛,形嶞而高峻,若黍稷之在器也。 又山名。 《前漢·郊祀志》日主祠盛山。 《註》在東萊不夜縣。 《註》盛,音成。 又國名。 《公羊傳·隱五年》秋衞師入盛。 《註》盛,音成。 《左傳》作郕。 又《唐韻》丞政切《集韻》《韻會》《正韻》時正切,𠀤成去聲。 《博雅》多也。 《廣韻》長也。 《增韻》大也。茂也。 《易·繫辭》日新之謂盛德。 《禮·月令》生氣方盛,陽氣發泄。 《中庸》官盛任使。 《史記·循吏傳》世俗盛美。 《呂氏春秋》樹木盛則飛鳥歸之。 又極也。 《莊子·德充符》平者水停之盛也。 又猶嘉也。 《張衡·東京賦》盛夏后之致美,爰敬恭於神明。 又受物曰盛。 《前漢·東方朔傳》壷者,所以盛也。 《師古註》叶音去聲。 又地名。 《前漢·武帝紀》南巡狩至於盛唐。 《魏書·神元帝紀》魏始祖遷於定襄之盛樂。 又姓。 《後漢·西羌傳》北海太守盛苞,其先姓奭,避元帝諱,改姓盛。一曰周穆王時盛國之後。 《穆天子傳》姬姓也。盛柏之子也。天子賜之。上姬之長,是曰盛門。 《註》盛,國名,盛姬,王同姓也。
『世』《廣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𠀤音勢。代也。 《詩·大雅》本支百世。 又《論語》必世而後仁。 《註》三十年爲一世。 《左傳·宣三年》王孫滿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又《維摩經》大千世界。 《註》世謂同居天地之閒,界謂各有彼此之別。 又姓。 《風俗通》秦大夫世鈞。 又與生同。 《列子·天瑞篇》亦如人自世之老,皮膚爪髮,隨世隨落。 《註》世與生同。 又《韻補》叶私列切,音薛。 《詩·大雅》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叶上撥。撥音撇。 《晉書·樂志》匡時拯俗,休功蓋世。宇宙旣康,九有有截。 《集韻》書作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