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失实


   传闻:听别人所讲。传言已经不符合真实情况。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huán wén shī shí
成语注音 ㄔㄨㄢˊ ㄨㄣˊ ㄕ ㄕˊ
成语简拼 cwss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傳聞失實
成语英文 hearsay which turns out to be untruthful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传闻:听别人所讲。传言已经不符合真实情况。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水经注>》:“故于滦河之正源,三藏水之次序,白檀要阳之建置,俱不免附会乖错,甚至以浙江妄合姚江,尤为传闻失实。”


成语典故

传闻:辗转传述听到的。由于辗转相传,已不符合真实情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十九.〈水经注〉》:“至塞外群流,江南诸派,(郦)道元足迹,皆所未经,故于滦河之正源,三藏水之次序,白檀要阳之建置,俱不免附会乖错,甚至以浙江妄合姚江,尤为传闻失实。” 主谓 由于辗转相传,已失去许多真实情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水经注〉》:“至塞外群流,江南诸派,(郦)道元足迹,皆所未经,故于滦河之正源,三藏水之次序,白檀要阳之建置,俱不免附会乖错,甚至以浙江妄合姚江,尤为~。”△用于失实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丢:遗~。坐~良机。收复~地。流离~所。 违背:~约。~信。 找不着:迷~方向。 没有掌握住:~言。~职。~调(tiáo )。 没有达到:~望。~意。 错误:~误。~策。过~。~之毫厘,谬以千里。 改变常态:惊慌~色。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失』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式質切,音室。得之反。 《說文》縱也。一曰錯也,過也,遺也。 《書·泰誓》時哉弗可失。 《杜甫詩》雖乏諫諍資,恐君有遺失。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弋質切。與𨓜同。 《莊子·應帝王》自失而走。 《荀子·哀公篇》其馬將失。 《六書本義》與佚軼通。  又《集韻》《韻會》式吏切《正韻》式至切,𠀤音試。 《應楨華·林園集詩》示武恐荒,過亦爲失。凡厥羣后,無懈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