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玉昆金友,羡兄弟之俱贤;伯埙仲篪,谓声气之相应。”
《诗经 小雅 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伯仲:兄弟排行中的老大、老二。埙:陶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声音和美。后以“伯埙仲篪”比喻兄弟和睦。元.周霆震《友于堂铭》:“伯埙仲篪,玉昆金友;贺言康庄,如足于手。” 并列 伯仲,兄弟排行中的次第,伯为大,仲为二,埙:古代陶土烧制而成的乐器。篪,古代竹制的乐器。埙和篪一起合奏的乐音很和谐。比喻兄弟之间十分和睦团结。语本《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尊老爱幼,在家庭里,我们要做到~。△多用于家庭方面。
兄弟排行次序:~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父亲的哥哥:~~。~父。~母。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世~。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爵。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 姓。
〔大~子〕丈夫的大哥。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兄弟排行次序二:~兄。~弟。 在当中的:~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仲夏、仲秋、仲冬依此类推)。~裁(居间调停、裁判)。 姓。
古代的一种竹管乐器。《爾雅•釋樂》:“大篪謂之沂。”《詩•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 竹名。《水經注•湘水》:“(君山)東北對編山,山多篪竹。”
《唐韻》《集韻》《正韻》𠀤博陌切,音百。 《說文》長也。 《釋名》父之兄曰伯父。伯,把也,把持家政也。 又兄曰伯。 《詩·小雅》伯氏吹塤。 又第三等爵曰伯。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之職,以九儀之命,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 《註》上公有功德者,加命爲二伯,得征五侯九伯者。 《疏》公羊傳,自陝以東,周公主之。陝以西,召公主之。是東西二伯也。言九伯者,九州有十八伯,各得九伯,故云九伯也。 又婦人目其夫曰伯。 《詩·衞風》伯也執殳。 又馬祖,天駟,房星之神曰伯。 《詩·小雅》旣伯旣禱。 《註》以吉日祭馬祖而禱之。 又鳥名。 《左傳·昭十七年》伯趙氏,司至者也。 《註》伯趙,伯勞也。 又姓。益之後。春秋時有伯宗,伯州犂。 又同陌。 《史記·酷吏傳》置伯格長。 《註》言阡陌村落皆置長也。 又《正韻》必駕切。同霸。五伯,齊桓,晉文,秦繆,宋襄,楚莊也。伯叔伯長之義,後人恐與侯伯字溷,故借霸字別之。 又叶蒲各切,音博。 《詩·大雅》王錫申伯。叶下蹻濯。 又叶壁益切,音必。 《史記·敘傳》維弃作稷,德盛西伯。 又叶博故切,音布。 《揚雄·解嘲》子胥死而吳亡,種蠡存而越伯。五羖入而秦喜,樂毅出而燕懼。
『仲』《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直衆切,蟲去聲。 《釋名》父之弟曰仲父。仲,中也,位在中也。 《禮·檀弓》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 又樂器。 《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箹。 又《水經注》魏明帝鑄銅人二列司馬門外,謂之翁仲。 又姓。高辛氏才子仲堪之後。 又仲孫,複姓。 又與中通。仲春亦曰中春,仲子亦曰中子。 《前漢·外戚傳》同產兄弟四人,曰子、孟、中、叔。
『篪』《廣韻》直离切《集韻》《韻會》陳知切,𠀤音馳。 《說文》管樂也。 《詩·小雅》伯氏吹壎,仲氏吹篪。 《爾雅·釋樂》大篪謂之沂。 《郭註》篪,長尺四寸,圍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橫吹之。小者尺二寸。《廣雅》云八孔。 《疏》鄭司農註《周禮》云篪七孔,蓋不數其上出者,故七也。 《世本》蘇成公作篪。 《古史》蘇成公善吹篪。 《釋名》篪,啼也。聲從孔出,如嬰兒啼聲,春分之音也。 又《水經注》君山東北對編山,山多篪竹。 《篇海》本作𪛌。 《禮記》作竾。亦作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