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腰敛手


   低腰:微微地弯腰;敛手:缩手。弯着腰,缩着手。形容小心翼翼,谦卑恭顺的样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ī yāo liǎn shǒu
成语简拼 dyls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低腰:微微地弯腰;敛手:缩手。弯着腰,缩着手。形容小心翼翼,谦卑恭顺的样子。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酬李少府曹长官舍见赠》:“低腰复敛手,心体不遑安。”


成语典故

并列 形容小心谨慎,缩手缩脚的样子。唐·白居易《酬李少府曹长官舍见赠》诗:“低腰复敛手,心体不遑安。”△多用于神态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地势或位置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下,与“高”相对:~空。~地。~谷。~潮。~沉(a.云层厚而低;b.声音低;c.情绪低落)。 矮短:身材~矮。 细小,沉重:~微(a.声音细小;b.身份或地位低)。~吟。 程度差:~级。~能。眼高手~。 卑贱:~贱。~首下心。 等级在下的:~俗。~档商品。 价钱少:~价出售。 俯,头向下垂:~头从事。

胯上胁下的部分,在身体的中部:~板儿。~杆子。~背。~身。~肢。~围。 东西的中段,中间:半山~。 中间狭小像腰部的地势:土~。海~。 裤、裙等围在腰上的部分:裤~。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 拿着:人~一册。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 小巧易拿的:~枪。~册。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低』

《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𠀤底平聲。高之反也,俛也,垂也。 《史記·孔子世家贊》低回,留之不能去。  又《談藪》王元景大醉,楊彥遵曰:何太低昂。荅曰:黍熟頭低,麥熟頭昂,黍麥俱有,所以低昂。  又作氐。 《前漢·食貨志》封君皆氐首卬給。 《又》其賈氐賤減平。俱同低。

『腰』

《集韻》《韻會》伊消切《正韻》伊堯切,𠀤音要。 《說文》身中也。象人要自𦥑之形。 《徐曰》要爲中關,所以自𦥑持也。 《玉篇》骻也。 《釋名》腰,約也,在體之中,約結而小也。  又馬名。 《古今注》古駿馬有飛兔腰褭。  又天下形勢亦稱腰。 《戰國策》梁者,山東之腰也。 《玉篇》本作要。 《廣韻》或作𦝫。

『手』

《唐韻》書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𠀤音首。 《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 《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 《師古註》及掌謂之手。 《易·說卦》艮爲手。 《疏》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 《禮·玉藻》手容恭。  又以手執器亦曰手。 《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 《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 《註》言手擊之。  又叶尸周切,音收。 《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又叶賞呂切,音黍。 《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又叶矧視切,音矢。 《宋玉·笛賦》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又《說文》拳也。 《正字通》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