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有固定店面的商人。指有固定店面的商人和转运贩卖的行商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 从事,做工:工~。~息。~业。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 创造:创~。写~。~曲。~者。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 同“做”。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 步行的阵列。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 行业:同~。各~各业。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走:~走。步~。旅~。~踪。~百里者半九十。~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远自迩。 出外时用的:~装。~箧。~李。 流通,传递:~销。风~一时。 从事:进~。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商。~营。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径。品~。言~。操~。~成于思。 实际地做:~礼。~医。~文。 可以:不学习不~。 能干:你真~。 将要:~将毕业。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金”、“木”、“水”、“火”、“土”)。 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 汉字字体的一种:~书。 姓。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量。~讨。~议。~定。~榷。~酌(商量斟酌)。相~。磋~。洽~。协~。 买卖,生意:~业。~店。~界。~品。~标。 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用以指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人。~贩。~贾(gǔ ㄍㄨˇ)(商人)。~旅。 数学上指除法运算中的得数:~数。 中国朝代名:~代。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2”。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 姓。
《唐韻》則洛切《集韻》《韻會》《正韻》卽各切,𠀤臧入聲。興起也。 《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 《書·堯典》平秩東作。 又振也。 《書·康誥》作新民。 又造也。 《禮·樂記》作者之謂聖。 《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 又爲也。 《詩·鄭風》敝予又改作兮。 又始也。 《詩·魯頌》思馬斯作。 又坐作。 《周禮·夏官》大司馬敎坐作進退之節。 又將作,秦官名。 《前漢·百官表》秩二千石,掌宮室。 又作猶斮也。 《禮·內則》魚曰作之。 《註》謂削其鱗。 又汨作,逸書篇名。 又姓。漢涿郡太守作顯。 又與詛同。怨謗也。 《詩·大雅》侯作侯祝。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賀切,音佐。 《後漢·廉范傳》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夜作,昔無襦,今五袴。 《韓愈詩》非閣復非船,可居兼可過。君去問方橋,方橋如此作。今方音作讀佐。俗用做。 又《韻補》叶總古切,音阻。 《韓愈·處州孔子廟𥓓》惟此廟學,鄴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又叶子悉切,音卽。 《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𨻰琳·客難》太王築室,百堵俱作。西伯營臺,功不浹日。 《集韻》作古作𢓓。註詳人部五畫。
『行』《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𠀤音蘅。 《說文》人之步趨也。 《類篇》从彳从亍。 《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 《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 《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又《增韻》路也。 《禮·月令》孟冬,其祀行。 《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又道也。 《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又五行。 《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𨻰其五行。 《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又行人,官名。 《廣韻》周有大行之官。 《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又語也。 《爾雅·釋詁》行,言也。 《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又歌行。 《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 《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又《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 《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又《廣韻》下孟切,胻去聲。 《玉篇》行,迹也。 《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 《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又姓。 《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𡨥扶風。 《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又《集韻》寒岡切,音杭。 《類篇》列也。 《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 《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 《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 《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𨻰。 又中行,複姓。 《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又太行,山名。 《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 《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又《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又輩行也。 《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又《韻會》行行,剛健貌。 《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又《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又《韻補》叶先韻。 《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又《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商』《唐韻》式陽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𠀤音觴。 《說文》从外知內也。从㕯,章省聲。 《廣韻》度也。 《易·兌卦》九四,商兌未寧。 《註》商,商量,裁制之謂也。 《禮·曲禮》槀魚曰商祭。 《註》商猶量也。 《疏》祭用乾魚,量度燥濕,得中而用之也。 又《玉篇》五音,金音也。 《禮·月令》其音商。 《註》商數七十二,屬金者以其濁次宮,臣之象也。秋氣和,則商聲調。 《前漢·律歷志》商之爲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 《白虎通》商者,强也。 《梁元帝·纂要》秋曰素商,亦曰高商。 又《說文》行賈也。 《易·復卦》商旅不行。 《周禮·天官·大宰》九職,六曰商賈,阜通貨賄。 《註》行曰商,處曰賈。 《廣韻》本作𧶜。俗作啇,非。 又《集韻》刻也。 《詩·齊風·東方未明疏》尚書緯謂刻爲商。 《儀禮·士昏禮註》鄭目錄云:日入三商爲昏。 《疏》馬氏云:日未出,日沒後,皆二刻半,云三商者,據整數言也。 《正字通》商,乃漏箭所刻之處。古以刻鐫爲商,所云商金,商銀是也。刻漏者,刻其痕以驗水也。 又《廣韻》張也,又降也,又常也。 又國名。 《詩·商頌譜》商者,契所封之地。 《疏》鄭以湯取契之所封以爲代號也,服虔王肅則不然。襄九年左傳曰:閼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服虔云:相土契之孫居商丘,湯以爲號。 又書序王肅註亦云:然契之封商見於書傳史記中,𠋫其文甚明。經典之言商者,皆單謂之商,未有稱商丘者,又相土之于殷室,非王迹所因,何當取其所居,以爲代號也。 又地名。 《左傳·僖二十五年》楚𩰚克屈禦寇,以申息之師戍商密。 又《春秋·襄二十一年》會于商任。 又《戰國策》高商之戰。 又州名。 《廣韻》卽古商國,後魏置洛州,周爲商州,取商於地爲名。 《戰國策》衞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爲相,封之於商,號曰商君。 《史記·張儀傳》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 《註》商州有古商城,其西二百餘里有古於城。 又商陵,漢侯國,在臨淮。見《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 又姓。 《史記·仲尼弟子傳》商瞿商澤。 又《諡法》昭功寧民曰商。 又與謫通。 《荀子·儒效篇》謫德而定次。 《註》謫與商同。 又《集韻》諸良切,音章。度也。 《書·費誓》我商賚汝。 《釋文》商如字,徐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