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儒观戏


   比喻自己没有主见,只是跟着别人说。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ū rǔ guān xì
成语注音 ㄓㄨ ㄖㄨˇ ㄍㄨㄢ ㄒ一ˋ
成语简拼 zrgx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侏儒觀戲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自己没有主见,只是跟着别人说。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譬侏儒观戏,人笑亦笑,谓‘众人决不误我’者,比比皆是也。”


成语典故

侏儒:矮子。矮子看戏,看不到戏台上的一切。比喻自己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七:“秉笔之士所用故实,有淹贯所不究者,有蹈前人旧辙而不讨论所从来者,譬侏儒观戏,人笑亦笑,谓众人决不误我者,比比皆是也。” 见“矮子看戏”。宋·朱弁《曲洧旧闻》卷7:“秉笔之士所用故实,有淹贯所不究者,有蹈前人旧辙而不讨论所从来者。譬~,人笑亦笑,谓众人决不误我者,比比皆是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指读书人:~生。腐~。通~(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家。~教(即“孔教”)。~士。~术。~学。 古同“懦”,懦弱。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侏』

《廣韻》章俱切,音朱。侏儒,容貌短小也。 《禮·王制》瘖聾跛躃斷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 《註》侏儒,短人也。  又伶侏,古樂人名。  又梁上短柱亦曰侏儒。 《禮·明堂位註》棁畫侏儒。俗作株檽,非。

『儒』

《唐韻》人朱切《集韻》《韻會》汝朱切,𠀤音襦。學者之稱。 《揚子·法言》通天地人曰儒。 《周禮·天官》四曰儒,以道得民。  又侏儒,短人也。  又侏儒,柱名,與株檽同。 《韓愈·進學解》欂櫨侏儒。  又與偄同。 《隸釋魯峻孟郁𥓓》儒作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