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马游缰


   信:听凭。骑着马随意游荡。指没主意,受外力左右。指不受约束,任意游荡。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ìn mǎ yóu jiāng
成语注音 ㄒ一ㄣˋ ㄇㄚˇ 一ㄡˊ ㄐ一ㄤ
成语简拼 xmyj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信馬游繮
成语英文 ride withlax reins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信:听凭。骑着马随意游荡。指没主意,受外力左右。指不受约束,任意游荡。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4回:“这四五年来,每日信马游缰,如在醉梦中一般。”


成语典故

信马:随着马走去。游:也作“由”。乘马随便漫游。比喻无主见,随外力而转移。《歧路灯》一四回:“原来谭绍闻,自从乃翁上京以及捐馆,这四五年来,每日信马游缰,如在醉梦中一般。” 见“信马由疆”。《歧路灯》14回:“原来谭绍闻,自从乃翁上京以及捐馆,这四五年来,每日~,如在醉梦中一般。”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诚实,不欺骗:~用。~守。~物。~货。~誓旦旦。 不怀疑,认为可靠:~任。~托。~心。~念。 崇奉:~仰。~徒。 消息:~息。杳无音~。 函件:~件。~笺。~鸽。~访。 随便,放任:~手(随手)。~步(随意走动,散步)。~笔。~意。 同“芯”。 姓。

同“伸”,舒展开。 同“伸”,表白。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泳。~水。 从容地行走:周~。~历。~逛。~兴(xìng)。~记。~说(shuō)。~山玩水。 〈书〉交往,来往:交~。 不固定:~资。~走。~牧。~行。~学(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击。~弋。~离。~子(离家久居外乡的人)。 河流的一段:上~。中~。下~。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信』

《唐韻》息晉切《集韻》《正韻》思晉切,𠀤音訊。愨也,不疑也,不差爽也。 《易·繫辭》人之所助者,信也。 《左傳·僖七年》守命共時之謂信。  又《爾雅·釋地》大蒙之人信。 《註》地氣使然也。  又《左傳·莊三年》一宿爲舍,再宿爲信。 《詩·豳風》于女信處。  又《周頌》有客信信。 《註》四宿也。  又符契曰信。 《前漢·平帝紀》漢律,諸乗傳者持尺五木轉信。 《註》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或用木爲之。 《後漢·竇武傳》取棨信閉諸禁門。 《註》棨,有衣戟也。  又古人謂使者曰信。與訊通。 《史記·韓世家》𨻰軫說楚王,發信臣,多其車,重其幣。 《司馬相如·諭巴蜀檄》故遣信,使曉諭百姓。  又州名。唐置信州,卽今廣信府。  又姓。信陵君無忌之後。  又複姓。 《何氏姓苑》有信都,信平二氏。  又《集韻》《正韻》𠀤升人切。與申同。 《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 《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又同身。 《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 《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又叶斯鄰切,音新。 《詩·小雅》庶民弗信。叶上親。◎按《正韻》云:韓王信本與淮隂侯同名,嫌誤讀作新。今《敘傳》韓信音新,是信本有平、去兩音,其讀平者亦音,而非叶矣。

『游』

《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𠀤音猷。水名。 《水經注》淮水於淮浦縣枝分,北爲游水。  又浮行也。 《爾雅·釋水》順流而下曰遡游。 《詩·秦風》遡游從之。  又《周禮·天官》閽人,王宮每門四人,囿游亦如之。 《註》游,離宮也。  又《管子·首憲篇》分理以爲十游,游爲之宗。  又《尚書·考靈曜》地有四游,常動而人不知。  又玩物適情之意。 《禮·少儀》士依於德,游於藝。  又閒曠也。 《禮·王制》無游民。  又自適貌。 《詩·小雅》愼爾優游。  又枝葉扶疏貌。 《詩·鄭風》隰有游龍。 《傳》龍紅草也。 《箋》游,猶放縱也。言紅草放縱枝葉于隰中。  又《集韻》徐由切,音囚。義同。  又《集韻》《正韻》𠀤力求切,音留。旌旗之旒也。本作斿。亦作旒。 《左傳·桓二年》鞶厲游纓。  又九游,星也。 《史記·天官書》九游九星,在玉井西南。  又《韻補》叶延知切,音移。 《司馬相如·上林賦》拖蜺旌,靡雲旗。前皮軒,後道游。  又叶衣虛切,音於。 《萬震南州異物志贊》合浦之人,習水善游。上視層潭,如猿仰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