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养性


   学道修行,涵养性情。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iū zhēn yǎng xìng
成语注音 ㄒ一ㄡ ㄓㄣ 一ㄤˇ ㄒ一ㄥˋ
成语简拼 xzyx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修真養性
成语英文 cultivate oneself through meditation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学道修行,涵养性情。


近义词



成语示例


会惜玉怜香,只晓得~。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五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贾仲名《升仙梦》第四折:“自古,道德非俗,修真养性,烧丹炼药工夫。”


成语典故

学道修行,涵养性情。元贾仲名《升仙梦》第四折:“自古,道德非俗,修真养性,烧丹炼药工夫。” 并列 真,纯真的本来心性。养性,使本性不受污染损害。原为道家语。指休养诚心与本性,使精神不受到污染。现指精神修养,使心身达到健美境界。《天隐子》:“人之修真达性,不能顿语,必须渐而进之,安而行之,故设渐门。”《西游记》55回:“那里会惜玉怜香,只晓得~。”△常用于自我反省,以臻完美。 →修身洁行 ?作恶多端。也作“修身养性”、“修心养性”。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装饰,使完美:~饰。~辞。装~。 整治,恢复完美:~复。~治。~缮(修理)。~浚(修理疏通)。~好。~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剪或削:~剪。 兴建,建造:~建。~筑。 编纂,撰写:~书。~史。~纂。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学。~业。~养。 长(cháng ),高:~长。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行。~女。 姓。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诚。~谛。~挚。~心。逼~。认~。~才实学。~知灼见。 确实,的确:~好。~正。~切。 清楚,显明:看得~。咬字很~。 本性,本原:纯~。天~。 人的肖像:传(chuán )~。写~。 汉字的楷书:~字。~书。~草隶篆。 姓。

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质。~格。~命(生命)。~能。个~。属~。 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典型~。开放~。指令~。 男女或雌雄的特质:~别。男~。女~。 有关生物生殖的:~交。~欲。~爱。~感。~解放。 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修』

《唐韻》息流切《集韻》《韻會》《正韻》思留切,𠀤音羞。飭也。  又飾也,葺理也。 《書·禹貢》六府孔修。  又古之聞人曰前修。 《屈原·離騷》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又《屈原·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 《註》蹇修,古良媒。  又姓。漢屯騎校尉修炳。  又長也。 《詩·小雅》四牡修廣。  又與卣通。 《周禮·春宫·鬯人》廟用修。鄭註:修,讀爲卣。卣,中尊也。謂獻象之屬。以薦鬯則謂之卣,以薦酒則謂之修。  又叶詢趨切,音須。 《陸機·感丘賦》姸蚩混而爲一兮,孰云識其所修。必眇世以遠覽兮,夫何殉以區區。

『真』

同眞。俗字。

『性』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息正切,音姓。 《中庸》天命之謂性。 《註》性是賦命自然。 《孝經·說曰》性者,生之質也。若木性則仁,金性則義,火性則禮,水性則知,土性則信。  又《通論》性者,生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會之法,辨五地之物生。杜子春讀生爲性。 《賈疏》性亦訓生,義旣不殊,故後鄭不破之也。  又《貉隸註》不生乳。劉音色敬切。  又無爲而安行,曰性之。 《孟子》堯舜性之也。  又姓。  又《集韻》新佞切,音胜。心悸也。 《𨻰淳曰》性字从生从心,是人生來具是理于心方名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