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倒出粮仓中全部储藏。比喻罄其所有、尽其所知。
唐·韩愈《答窦秀才书》:“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囷,罗列而进也。”
廪:谷仓。囷:古代一种圆形的谷仓。比喻拿出所有的东西。唐.韩愈《答窦秀才书》:“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囷,罗列而进也。” 并列 廪,米仓。囷,粮囤。比喻通通拿了出来。唐·韩愈《昌黎先生集·答窦秀才书》:“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罗列而进也。”※廪,不读作bǐng。△多用于物资方面。→倾箱倒箧。也作“倒禀倾囷”。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立。~挂。~影。~置。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水。~茶。 反过来,相反地:~行逆施。反攻~算。~贴。 向后,往后退:~退。~车。 却:东西~不坏,就是旧了点。
米仓,亦指储藏的米:仓~。~生(即“廪膳生员”,中国明、清两代称由府、州、县按时发给银子和补助生活的生员)。~饩(旧指由官府供给的粮食)。 积聚,郁结:“~于肠胃”。
斜,歪:~斜。~侧。~塌。~圮。~跌。 趋向:~向。~心。~慕。~注。左~。右~。 倒塌:~颓。~覆。~轧(yà)(在同一组织中互相排挤)。 使器物反转或歪斜以倒出里面的东西;引申为尽数拿出,毫无保留:~箱倒箧(亦称“倾筐倒庋”)。~盆大雨。~城。~洒。~销。 用尽(力量):~听。~诉。~吐。
古代一种圆形谷仓:“(大荒)而~鹿(方形仓)空虚。” 样子像囷仓的事物:“……少宝之山,百草木成~。” 积聚;聚拢。
《廣韻》《正韻》都皓切《集韻》《韻會》覩老切,𠀤刀上聲。什也。 又絕倒,極笑也。 《晉書·衞玠傳》王澄有高名,每聞玠言,輒歎息絕倒。 又傾倒。 《杜甫詩》志士懷感傷,心胷已傾倒。 又潦倒。 《北魏書·崔瞻傳》魏天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蘊藉者爲潦倒。瞻終不改。 又《揚子·方言》大袴謂之倒頓。 《註》今雹袴也。 又《集韻》《韻會》刀號切《正韻》都導切,𠀤音到。 《詩·齊風》顚之倒之,自公召之。 《禮·喪大記》小斂之衣,祭服不倒。 《註》死者所用衣,多不盡著,有倒者,惟祭服尊其領,不倒也。 《韓非子·難言篇》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賢聖莫能聽。 又叶董五切,音覩。 《季尤平樂觀賦》或以馳騁,覆車顚倒。烏獲扛鼎,千鈞若羽。 又叶都故切,音妒。 《焦氏·易林》衣裳顚倒,爲王來呼。呼去聲。
『囷』《唐韻》去倫切《集韻》《韻會》《正韻》區倫切,𠀤音箘。 《說文》廩之圓者。从禾,在囗中。圓謂之囷,方謂之京。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囷窌倉城。 《註》地上爲之,圓曰囷,方曰倉,穿地曰窌。 《詩·魏風》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 《註》圓廩也。 又《周語》市無赤米,而囷鹿空虛。 《註》先儒以爲圓曰囷,方曰鹿。鹿善聚,亦善散,故囷亦謂之鹿也。 又輪囷,屈曲盤戾貌。 《前漢·鄒陽傳》蟠木根柢,輪囷離奇,爲萬乗器,以左右爲之先也。 《左思·吳都賦》重葩掩葉,輪囷虬蟠。 《註》謂木如龍之盤屈也。 又星名。 《石氏星經》天囷十二星,主倉廩之屬。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巨隕切,音窘。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