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倨傲


   倔强:执拗;倨傲:傲慢。执拗而又傲慢。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ué jiàng jù ào
成语注音 ㄐㄩㄝˊ ㄐ一ㄤˋ ㄐㄨˋ ㄠˋ
成语简拼 jjja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倔強倨傲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倔强:执拗;倨傲:傲慢。执拗而又傲慢。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论功》:“倔强而倨敖,自称老夫。”


成语典故

并列 形容禀性生硬直拗,傲慢自大。汉·桓宽《盐铁论·论功》:“~,自称老夫。”※强,不读作qiáng,倨,不读作jū。△贬义。常用以写人性情狂妄傲慢。→桀骜不驯 ?俯首听命 谦虚谨慎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顽强,固执:~强(jiàng )。 古同“崛”,突出。

言语粗直,态度不好:那老头真~。

健壮,有力,与“弱”相对:~壮。~健。~人。~力。~大。~劲。刚~。富~。列~。~弩之末。年富力~。 程度高:~手。~烈。~酸。能力~。 胜过,优越,好:~干。争~好(hào )胜。 有余,略多于某数:~半(超过一半)。 使用强力,硬性地:~占。~加。~攻。~悍。~横(hèng )。~梁(强横霸道)。 着重,增加分量:~化。增~。

硬要,迫使,尽力:~使。~迫。~逼。~辩。勉~。~人所难。~词夺理。

固执,强硬不屈:~嘴。倔~。

傲慢:前~后恭(先傲慢而后恭敬)。~傲。~固。~慢。 微曲(qū):~句(钝角形的称“倨”;锐角形的称“句”)。 古同“踞”,伸开脚坐着。

自高自大:骄~。~岸(形容性格高傲)。~骨。~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视。高~。孤~。 藐视,不屈:~然。~霜斗雪。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倔』

《廣韻》衢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勿切,𠀤音崛。梗戾貌。 《宋史·趙鼎傳》鼎不附和議,檜曰:此老倔强猶昔。通作屈彊。

『倨』

《唐韻》《韻會》《正韻》𠀤居御切,音據。倨傲,不遜。 《禮·曲禮》遊毋倨。 《呂氏春秋》貴爲天子,而不驕倨。  又《淮南子·覽冥訓》臥倨倨,興眄眄。 《註》倨倨,臥無思慮也。  又矩之直者爲倨,折而衡者爲句。磬有倨句,戈亦有倨句,詳《周禮·冬官考工記》。  又《禮·樂記》倨中矩,句中鉤。 《註》倨,微曲也。  又箕坐也。 《前漢·張耳傳》高祖箕倨。 倨牙,獸牙倨曲也。《爾雅·釋畜》駮如馬,倨牙。疏:其牙倨曲。

『傲』

《唐韻》五到切《集韻》牛到切《韻會》疑到切《正韻》魚到切,𠀤敖去聲。慢也,倨也。 《書·益稷》無若丹朱傲。 《禮·曲禮》傲不可長。  又《荀子·勸學篇》不問而告謂之傲。 本作傲。或借奡,慠通。傲字原刻从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