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留真


   指借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把抄本还给别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iè shū liú zhēn
成语注音 ㄐ一ㄝˋ ㄕㄨ ㄌ一ㄡˊ ㄓㄣ
成语简拼 jsl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借書畱真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借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把抄本还给别人。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书·河间献王传》:“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成语典故

连动 借用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将抄本还人。《汉书·河间献王传》:“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贬义。一般用于写人的欺诈行为。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用。~阅。~账。~据。~条。 暂时把财物等给别人使用:~钱给人。 假托:~口。~端。~故。~代。~景。~喻。~题发挥。 依靠:凭~。~势。

停止在某一个地方:停~。~学。~任。~级。~步。~守。~驻。 注意力放在上面:~心。~神。~意。 不忍舍弃,不忍离去:~连。~恋。 不使离开:~客。~宿。挽~。拘~。 接受:收~。 保存:保~。~存。~别。~念。~后路。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诚。~谛。~挚。~心。逼~。认~。~才实学。~知灼见。 确实,的确:~好。~正。~切。 清楚,显明:看得~。咬字很~。 本性,本原:纯~。天~。 人的肖像:传(chuán )~。写~。 汉字的楷书:~字。~书。~草隶篆。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夜切,嗟去聲。假也,貸也,助也,推獎也。 《家語》在貧如客,使其臣如借。 《註》言不有其身,如借使也。 《前漢·文帝紀》假借納用。  又艸履曰不借。《釋名》言賤易有各自蓄之,不假借人也。  又設辭。 《詩·大雅》借曰未知,亦旣抱子。  又與藉耤通。  又與假通。 《後漢·李充傳》無所借借。 《註》下音假。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資昔切,音積。義同。 本作𠎥,隸省作借,別作徣。

『留』

《正字通》俗畱字。

『真』

同眞。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