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凭借。比喻参考和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
借:凭借。比喻参考和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
《刘子新论 贵言》:“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
借助镜子审视自己的容貌体形。比喻借助外物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语本北齐.刘昼《新论.卷六.贵言》:“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 连动 借用他人的镜子来察看自己的形貌。比喻以别人的经验教训来考察自己的表现。《新论·贵言》:“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常用于写人互相借鉴来完善自身。→以人为鉴
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用。~阅。~账。~据。~条。 暂时把财物等给别人使用:~钱给人。 假托:~口。~端。~故。~代。~景。~喻。~题发挥。 依靠:凭~。~势。
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子(亦指“眼镜”)。~台。~匣。~奁。铜~。穿衣~。 利用光学原理制造的各种器具,上面的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头。~片。眼~。胃~。凸~。凹~。三棱~。望远~。显微~。 监察,借鉴:~戒。 照耀:“荣~宇宙”。
实体:~仪(体态仪表)。~体。~貌。~容。~骸。~单影只。~影相吊。 样子:~状。~式。~态。~迹。地~。情~。 表现:~诸笔墨。喜~于色。 对照,比较:相~见绌。 状况,地势:~势。 古同“型”,模子。 古同“刑”,刑罚。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夜切,嗟去聲。假也,貸也,助也,推獎也。 《家語》在貧如客,使其臣如借。 《註》言不有其身,如借使也。 《前漢·文帝紀》假借納用。 又艸履曰不借。《釋名》言賤易有各自蓄之,不假借人也。 又設辭。 《詩·大雅》借曰未知,亦旣抱子。 又與藉耤通。 又與假通。 《後漢·李充傳》無所借借。 《註》下音假。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資昔切,音積。義同。 本作𠎥,隸省作借,別作徣。
『形』《唐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正韻》奚經切,𠀤音邢。 《說文》象形也。 《釋名》形有形象之異也。 《易·乾卦》品物流形。 又《繫辭》在地成形。 又《玉篇》形,容也。 《書·說命》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 《傳》審所夢之人,刻其形象。 《穀梁傳·桓十四年》望遠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 《註》貌,姿體。形,容色。 又《韻會》形,體也。 《前漢·楊王孫傳》形骸者,地之有也。 又《正韻》現也。 《大學》此謂誠於中,形於外。 又骨露也。 《禮·曲禮》居喪之禮,毀瘠不形。 《註》形謂骨見。 又地勢也。 《史記·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國。 《註》得形勢之勝便者。 《前漢·鼂錯傳》臣聞用兵臨戰合刅之急者。一曰得地形。 又器也。 《史記·秦本紀》飯土塯,啜土形。 《註》如淳曰:土形,飯器之屬,瓦器也。◎按與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