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很高的债务台。形容欠债很多。
东汉 班固《汉书 诸侯王表序》:“有逃责(债)之台。”唐 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负责(债),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
战国时,摇摇欲坠的周赧王还野心勃勃,但实际却软弱无力。他想联合楚、燕等国攻打秦国,但没有足够的军费,于是向国内的有钱人借钱,答应等打胜仗后加利偿还。结果没等到与秦军交战,周赧王就吓得撤兵回国,而借来的军费却花光了。这时,要债的人天天聚在王宫门前吵闹,逼得他只好躲在宫中的一座高台上不敢下来。因此,人们把这座高台称做逃债台。这个成语比喻欠债很多。
欠负的钱财:借~。欠~。还~。公~。外~。内~。~户。~主。~权。~券。~台高筑。
〔天~〕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 高度:他身~一米八。 等级在上的:~级。~考。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质量。~消费。~价。~档。~手。~能物理。 声音响亮:引吭~歌。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就。~论。~寿。~堂。~徒。 热烈、盛大:~昂。兴~采烈。 显贵,道德水平高:崇~。清~。~风亮节。~尚。~雅。~洁。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祖。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 姓。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𠀤音羔。 《說文》崇也。象臺觀高之形。从冂口。與倉舍同意。 《易·繫辭》𤰞高以𨻰,貴賤位矣。 《註》高謂天體也。 《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又《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 又姓。 《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 又《集韻》《韻會》𠀤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 《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 《釋文》高,古報反。 又如字。 又叶居侯切,音鉤。 《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又叶居何切。 《蘇黃門·嚴顏𥓓》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 《韻會》俗作髙。
『筑』《廣韻》《集韻》《韻會》張六切《正韻》之六切,𠀤音竹。 《說文》筑,以竹曲爲五絃之樂也。 《釋名》筑,以竹鼓之筑柲之也。 《風俗通》狀如瑟而大頭,安絃,以竹擊之,故名曰筑。顏師古曰:筑形似瑟而小,細項。 《廣韻》筑似箏而十三絃。 《史記·荆軻傳》高漸離擊筑,荆軻和而歌於市中。 又《爾雅·釋言》筑,拾也。 《註》謂拾掇。 《疏》《金縢》云:凡大木所偃,盡起而筑之。馬融云:起其木,指其禾。 又《廣韻》直六切《集韻》佇六切,𠀤音逐。 《前漢·地理志》南陽郡有筑陽縣。 《註》筑音逐。 《水經注》沔水南過筑陽縣東,筑水出自房陵東,過其縣。 《集韻》或作𣽆。 《廣韻》《集韻》張六切《正韻》之六切,𠀤音竹。 《說文》擣也。 《詩·豳風》九月築場圃。 《周禮·春官》展器陳告備,及果築鬻。 《註》果築鬻者,所築鬻以祼也。 又抬也。 《書·金縢》凡大木所偃,盡起而築之。 《註》築,拾也。 《疏》禾爲大木所偃者,起其木,拾下禾,無所亡失。 又《集韻》佇六切。杵有鐏。 又與妯同。 《揚子·方言》築妯,匹也。 《註》關西兄弟婦相呼爲築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