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筐倒庋


   庋,放东西的架子。把大小箱子里的东西全部倾倒出来。比喻全部拿出来或彻底翻检。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īng kuāng dào guǐ
成语注音 ㄑ一ㄥ ㄎㄨㄤ ㄉㄠˋ ㄍㄨㄟˇ
成语简拼 qkdg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傾筐倒庋
成语英文 empty everything from the trunks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庋,放东西的架子。把大小箱子里的东西全部倾倒出来。比喻全部拿出来或彻底翻检。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贤媛》:“王家见二谢,倾筐倒庋;见汝辈来,平平尔;汝可无烦复往。”


成语典故

谓全部倾倒出来。庋,放东西的架子。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王右军 郗夫人谓二弟司空、中郎曰:‘王家见二谢,倾筐倒庋;见汝辈来,平平尔;汝可无烦复往。’” 并列 倾,全部倒出。庋,放东西的架子。把所有的东西都从筐子里、架子上拿出来,形容尽其所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王右军郗夫人谓二弟司空(愔)、中郎(昙)曰:‘王家见二谢,~;见汝辈来,平平尔,汝可无烦复往。’”△用于描写拿出全部东西。也作“倒箧倾筐”、“倾筐倒箧”、“倾囊倒箧”、“倾箱倒箧”。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斜,歪:~斜。~侧。~塌。~圮。~跌。 趋向:~向。~心。~慕。~注。左~。右~。 倒塌:~颓。~覆。~轧(yà)(在同一组织中互相排挤)。 使器物反转或歪斜以倒出里面的东西;引申为尽数拿出,毫无保留:~箱倒箧(亦称“倾筐倒庋”)。~盆大雨。~城。~洒。~销。 用尽(力量):~听。~诉。~吐。

竹子或柳条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子。土~。抬~。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立。~挂。~影。~置。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水。~茶。 反过来,相反地:~行逆施。反攻~算。~贴。 向后,往后退:~退。~车。 却:东西~不坏,就是旧了点。

置放,收藏:~藏。缄~。 放器物的架子:板~。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筐』

《廣韻》去王切《集韻》《韻會》曲王切,𠀤音匡。 《說文》飯器。 《篇海》盛物竹器也。 《詩·周南》不盈傾筐。 《傳》傾筐,畚屬,易盈之器也。  又《小雅》承筐是將。 《傳》筐,篚屬,所以行幣帛。  又星名。 《前漢·天文志》斗魁戴筐六星,曰文昌宮。 《註》似筐,故曰戴筐。  又牀名。 《莊子·齊物論》與王同筐牀,食芻豢。 《註》司馬云:筐牀,安牀也。崔云:筐,方也。一曰正牀也。  又地名。 《左傳·文十一年》夏,叔仲惠伯會晉郤缺于承筐。 《集韻》作𥮟。

『倒』

《廣韻》《正韻》都皓切《集韻》《韻會》覩老切,𠀤刀上聲。什也。  又絕倒,極笑也。 《晉書·衞玠傳》王澄有高名,每聞玠言,輒歎息絕倒。  又傾倒。 《杜甫詩》志士懷感傷,心胷已傾倒。  又潦倒。 《北魏書·崔瞻傳》魏天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蘊藉者爲潦倒。瞻終不改。  又《揚子·方言》大袴謂之倒頓。 《註》今雹袴也。  又《集韻》《韻會》刀號切《正韻》都導切,𠀤音到。 《詩·齊風》顚之倒之,自公召之。 《禮·喪大記》小斂之衣,祭服不倒。 《註》死者所用衣,多不盡著,有倒者,惟祭服尊其領,不倒也。 《韓非子·難言篇》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賢聖莫能聽。  又叶董五切,音覩。 《季尤平樂觀賦》或以馳騁,覆車顚倒。烏獲扛鼎,千鈞若羽。  又叶都故切,音妒。 《焦氏·易林》衣裳顚倒,爲王來呼。呼去聲。

『庋』

《廣韻》過委切《集韻》古委切,𠀤音詭。 《說文》本作庪。 《玉篇》庋,閣也。 《集韻》庋閣藏食物。 《禮·內則》大夫七十而有閣。 《註》閣以板爲之,庋食物也。 《唐書·牛仙客傳》前後賜予,緘庋不敢用。  又《廣韻》居綺切,音剞。義同。  又與攱通。 《集韻》攱或作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