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妻再娶


   有妻并未离异,又与人正式结婚。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íng qī zài qǔ
成语注音 ㄊ一ㄥˊ ㄑ一 ㄗㄞˋ ㄑㄨˇ
成语简拼 tqzq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despise one's wife and marry another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有妻并未离异,又与人正式结婚。


成语示例


据我看来,这人年纪虽觉得大些,然究竟现居官场,断不敢干那停妻再娶和明妻暗妾的事。(清 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一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员外,你不回家来,原来在这里,做个停妻再娶妻。我和你见官去。”


成语典故

家有妻子,又在外面另娶女子为妻。即重婚。《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只得权辞以对,说家中已定下糟糠之妇,不敢停妻再娶。”《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三回:“何况这停妻再娶的勾当……如何肯作?” 连动 有妻未离婚,又与人结婚。指重婚。《西游记》23回:“话便也是这等说,却只是我脱俗又还俗,~了。”△多用于婚姻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止住,中止不动:~止。~产。~学。~职。~顿。~刊。~战。~业。~滞。 总数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十~儿有九~儿是好的。 暂时不继续前进:~留。~泊。 妥当:~妥。~当。

男子的配偶:~子。~室(指妻子)。~小(妻子和儿女)。~离子散。

以女嫁人。

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有时又指多次:~次。~衰三竭。 表示重复或继续,多指未然:~说。 表示更,更加:~勇敢一点。 表示承接前一个动作:想好了~写。

把女子接过来成亲:~亲。~妻。迎~。嫁~。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停』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𠀤音廷。行中止也。 《釋名》停,定也。定於所在也。 《王弼易傳》八卦復位,六爻遷次,周而復始,上下不停。  又《關尹子·八籌篇》草木俄茁茁,俄停停。 《註》停停,樸遬不長也。  又叶徒當切,音唐。 《韓愈·贈張籍詩》從喪期至洛,還走不及停。假道經盟津,出入行澗岡。 《復古編》本作亭,後人又別作停。

『妻』

《廣韻》七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千西切,𠀤音凄。 《說文》妻,與己齊者也。 《詩·邶風》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又令妻,令善之妻。 《詩·魯頌》令妻壽母。  又妻曰鄕里。 《南史·張彪傳》呼妻曰:我不忍令鄕里落他處。 《姚寬曰》猶會稽人言家里。  又《梵書·蓮經註》佛有妻,名耶須。  又《集韻》千咨切,恣平聲。義同。  又七計切,音砌。以女嫁人曰妻之。 《論語》以其子妻之。一曰妻者,判合也。夫者,天也。故於字夫正而妻偏。

『再』

《唐韻》《集韻》《韻會》𠀤作代切,音載。 《說文》一舉而二也。从冓省。 《徐曰》一言舉二也。 《玉篇》兩也。 《廣韻》重也,仍也。 《書·禹謨》朕言不再。 《禮·儒行》過言不再。 《註》知過則改,故不再也。 《左傳·僖五年》一之謂甚,其可再乎。  又子例切,音祭。 《楚辭·九章》背法度而心治兮,辟與此其無異。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禍殃之有再。

『娶』

《廣韻》七句切《集韻》《韻會》逡遇切,𠀤音趣。 《說文》娶婦也。 《胡安定家訓》嫁女須勝吾家,則女之事人必戒。娶婦須不若吾家,則事舅姑必謹。  又《集韻》新於切,音胥。商娶,媒也。  又詢趨切,音須。 《荀卿佹詩》閭娶子奢,莫之媒也。或作娵。一作雙雛切,音毹。  又遵須切,音諏。人名。烏孫王岑娶。經史內通作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