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留长智


   指事情耽搁久了,就会想出主意来。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íng liú zhǎng zhì
成语注音 ㄊ一ㄥˊ ㄌ一ㄡˊ ㄓㄤˇ ㄓˋ
成语简拼 tlzz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停畱長智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事情耽搁久了,就会想出主意来。


成语示例


我们快去,千万别让他停留长智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91回:“常言道'停留长智'。那妖精倘或今晚不睡,把师父害了,却如之何?”


成语典故

谓耽搁得久了,会想出主意来。《西游记》第九一回:“常言道‘停留长智’。那妖精倘或今晚不睡,把师父害了,却如之何?”《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张委道:‘这也罢了,少不得来年又发,我们快去,莫要使他停留长智。’” 其他 时间耽搁久了,自会想出办法。《西游记》91回:“常言道‘~’。那妖精倘或今晚不睡,把师父害了,却如之何?”△多用于情状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止住,中止不动:~止。~产。~学。~职。~顿。~刊。~战。~业。~滞。 总数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十~儿有九~儿是好的。 暂时不继续前进:~留。~泊。 妥当:~妥。~当。

停止在某一个地方:停~。~学。~任。~级。~步。~守。~驻。 注意力放在上面:~心。~神。~意。 不忍舍弃,不忍离去:~连。~恋。 不使离开:~客。~宿。挽~。拘~。 接受:收~。 保存:保~。~存。~别。~念。~后路。

聪明,见识:~力。~慧。~商。~育。~能。~谋。才~。机~。理~。明~(a.考虑问题周到、严密;b.有远见)。足~多谋。利令~昏。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停』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𠀤音廷。行中止也。 《釋名》停,定也。定於所在也。 《王弼易傳》八卦復位,六爻遷次,周而復始,上下不停。  又《關尹子·八籌篇》草木俄茁茁,俄停停。 《註》停停,樸遬不長也。  又叶徒當切,音唐。 《韓愈·贈張籍詩》從喪期至洛,還走不及停。假道經盟津,出入行澗岡。 《復古編》本作亭,後人又別作停。

『留』

《正字通》俗畱字。

『智』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知義切,音置。同𣉻。或作智。 《說文》識詞也。从白从亏从知。○按經典相承作智。 《釋名》智,知也。無所不知也。 《孟子》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荀子·正名篇》知而有所合謂之智。○按經典或通用知。  又姓。 《廣韻》晉有智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