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息,停留;伫:贮积。辛劳长期缠身。形容经历了不少艰难困苦。
唐 李商隐《河内诗》之一:“栀子交加香蓼繁,停辛伫苦留待君。”
唐.李商隐《河内诗》之一:“栀子交加香蓼繁,停辛伫苦留待君。”形容备受艰辛。 并列 停,停留。伫,久立。形容忍受辛苦。语出唐·李商隐《河内》:“栀子交加香蓼繁,~留待君。”欧阳予倩《孔雀东南飞》4场:“为什么你对我无有话讲,~暗自悲伤?”△多用于忍辱以待方面。也作“停辛贮苦”。
止住,中止不动:~止。~产。~学。~职。~顿。~刊。~战。~业。~滞。 总数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十~儿有九~儿是好的。 暂时不继续前进:~留。~泊。 妥当:~妥。~当。
辣:~辣。五~。 劳苦,艰难:~苦。~劳。 悲伤:~酸。 天干的第八位,用于作顺序第八的代称:~亥革命。 姓。
长时间地站着:~立。~候。~听。~思(久望而辗转思念)。~结(思念之情,积集于心)。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胆。~瓜。 感觉难受的:~境。~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闷。含辛茹~。吃~耐劳。~恼。 为某种事所苦:~雨。~旱。~夏。~于(❶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❷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 有耐心地,尽力地:~劝。~口婆心。刻~。~心孤诣。 使受苦:那件事可~了你啦!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𠀤音廷。行中止也。 《釋名》停,定也。定於所在也。 《王弼易傳》八卦復位,六爻遷次,周而復始,上下不停。 又《關尹子·八籌篇》草木俄茁茁,俄停停。 《註》停停,樸遬不長也。 又叶徒當切,音唐。 《韓愈·贈張籍詩》從喪期至洛,還走不及停。假道經盟津,出入行澗岡。 《復古編》本作亭,後人又別作停。
『辛』《唐韻》息鄰切《集韻》《韻會》斯人切《正韻》斯鄰切,𠀤音新。 《說文》秋時萬物成而熟,金剛味辛,辛痛卽泣出。 《徐曰》言萬物初見斷制,故辛痛也。 《書·洪範》金曰從革,從革作辛。 《白虎通》金味所以辛者,西方煞傷成物,辛所以煞傷之也,猶五味得辛乃委煞也。 又歲、月、日之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辛曰重光,月在辛曰塞。 《禮·月令》其日庚辛。 《註》辛之言新也。 《前漢·律歷志》悉新于辛。 《史記·律書》言萬物之辛生也。 又《正韻》葷味也。 《風土記》元旦,以蔥、蒜、韭、蓼、蒿芥,雜和而食之,名五辛盤,取迎新之意。 又股象也。 《說文》辛承庚,象人股。 《徐曰》辛漸揫斂,故象人股,漸焦殺也。 又養筋之味也。 《周禮·天官》以辛養筋。 《註》辛,金味,金之纏合異物似筋,人之筋亦纏合諸骨,故以辛養之也。 又《正韻》苦辛,取辛酸之意。 《李白詩》英豪未豹變,自古多艱辛。 《杜甫詩》生離與死別,自古鼻酸辛。 又高辛,古帝號。 又姓。 《史記·夏本紀贊》夏啟封支子于莘,因聲近攺爲辛。 又少辛,藥名。 《本草》卽細辛也。 又叶宵前切,音先。 《焦仲卿詩》奉事循公姥,進退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正字通》按《說文》徐註,泣出象股之說,與𨐌義反。壬癸繼辛,天道剝中有復,秋德義中寓仁,非偏屬斷制焦殺。徐曲附《說文》,非。 又《爾雅》重光𨐌,《史記》攺昭陽。昭陽癸,《史記》攺尚章。上章庚,《史記》攺商橫。當有譌誤。舊註:重光一曰昭陽,使不知者疑。《爾雅》歲陽在𨐌有二名,亦非。本作𨐌,《字彙》譌省作辛,與辛音愆字形相溷,尤非。
『苦』《唐韻》康土切《集韻》《韻會》孔五切,𠀤音䇢。 《說文》大苦,苓也。 《詩·唐風》采苦采苦,首陽之下。 《傳》苦,苦菜也。陸璣云:生田及山澤中,得霜甜脃而美。 《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四苦齊味。 《自註》四苦:靑苦、白苦、紫苦、黃苦。 又味也。 《書·洪範》炎上作苦。 《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又《集韻》勤也。 《孟子》必先苦其心志。 又患也。 《前漢·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𨂂盭。 又《類篇》急也。 又《博雅》悵也。 又《揚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 《郭璞曰》苦而爲快,猶以臭爲香,治爲亂,反覆用之也。 又去聲。 《正韻》苦故切,音庫。困也。 《西溪叢語》今人不善乗船謂之苦船,北人謂之苦車。 又姓。大夫苦成,見《國語》。 又《通志·氏族略》漢有會稽太守苦灼。 又果五切,音古。惡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辨其苦良。 《註》謂分別縑白之麤細。 《齊語》辨其功苦。 《註》功,牢也。苦,脃也。 《史記·五帝紀》河濵器皆不苦窳。 《註》苦,麤也。 又音怙。地名。 《史記·老莊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鄕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盬,義同。《直音》作苦。苦字从艸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