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登场


   傀儡:木偶戏中的木头人。比喻受人操纵的人上台执政。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kuǐ lěi dēng chǎng
成语注音 ㄎㄨㄟˇ ㄌㄟˇ ㄉㄥ ㄔㄤˇ
成语简拼 kldc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傀儡登場
成语英文 play the puppet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傀儡:木偶戏中的木头人。比喻受人操纵的人上台执政。


成语示例


派大资产阶级早已彻底投降日本,准备~。 毛泽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毛泽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亲日派大资产阶级早日彻底投降日本,准备傀儡登场。”


成语典故

傀儡:木偶戏用的木头人。比喻受人操纵的人上台执政。毛泽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亲日派大资产阶级早已彻底投降日本,准备傀儡登场。”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儡〕➊木偶戏里的木头人;➋喻徒有虚名,被人操纵的人或组织,如“~~政权”。

怪异:~奇(亦作“瑰奇”)。 独立的样子:~然独立。

见“傀儡”。

上,升:~山。~车。~门。~天。~台。~场(chǎng )。~高。~攀。~临。~科。~程。~堂入室。 踩,践踏,脚向下用力:~踏。踢~。 记载:~记。~报。~载。 谷物成熟:~岁(丰年)。五谷丰~。 立刻:~时。“~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进:~崇(进用推崇)。 方言,穿:~上靴子。

平坦的空地,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院。 量词,指一事起迄的经过:下了一~雨。 集,市集:赶~。

处所,许多人聚集或活动的地方:~子。~地。~所。 量词,用于文娱体育活动:~次。 比赛地,舞台:上~。下~。粉墨登~。捧~。 戏剧作品和戏剧演出中因场景变化或人物上下场而划分的段落:三幕五~。 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电~。磁~。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傀』

《唐韻》公回切《集韻》《韻會》《正韻》姑回切,𠀤音瑰。 《廣韻》大貌。 《荀子·性惡篇》傀然獨立天地之閒,而不畏。  又怪異。 《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日月食,四鎮五嶽崩,大傀異烖去樂。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委切,音𡧭。義同。  又《廣韻》口猥切《集韻》《正韻》苦猥切,𠀤魁上聲。今爲木偶戲曰傀儡。 《通鑑》段綸徵巧匠,楊思齊造傀儡。太宗怒曰:求巧匠以供國事,今先造戲具,豈百工相戒,毋作淫巧之意。乃削綸階。  又《集韻》呼乖切,音虺。 《莊子·列禦𡨥》達生之情者傀。◎按傀,《說文》《唐韻》𠀤公回切,音瑰。《玉篇》古回切,《正韻》姑回切,皆隸灰韻見母之字也。《字彙》姑回切,音規,不知回隸灰韻,規隸支韻,此《字彙》顧母而失子誤也。至《正字通》則用枯回切,音魁,不知魁本見母,枯魁屬溪母,此子母俱失者也,不可不辨。

『儡』

《廣韻》落猥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猥切,𠀤音壘。傀儡,木偶戲。 《列子·殷湯篇》周穆王時巧人有偃師者,爲木人,能歌舞,此傀儡之始也。 《通典》窟礧子,亦曰傀儡。俗讀匯磊。  又《淮南子·俶眞訓》孔墨之弟子,以仁義敎導于世,不免于儡其身。  又《潘岳·西征賦》寮位儡其隆替。 《註》儡,敗壞貌。  又木名。 《騈雅》思儡不腐,女貞不凋。 《桂海虞衡志》思儡木生兩江州。  又《集韻》魚鬼切,音嵬。儡然,意不安貌。 《說文》儡,讀若雷。相敗也。 《長箋》畾當是厽異文,壁也,故从畾。相格鬥謂之對儡。通作對厽。

『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騰切,等平聲。 《爾雅·釋詁》陞也。 《玉篇》上也。進也。 《易·明夷》初登于天。 《書·堯典》疇咨若時登庸。 《左傳·僖九年》王使宰孔賜齊侯胙,下拜登受。 《禮·月令》農乃登麥。 《周禮·秋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 《前漢·食貨志》進業曰登。 《註》進上百工之業也。  又《爾雅·釋詁》成也。 《增韻》熟也。 《書·泰誓》以登乃辟。 《詩·大雅》誕先登于岸。 《周禮·地官·小司徒》頒比法于六鄉之大夫,使各登其鄉之眾寡六畜車輦。 《註》登,成也。成猶定也。 《孟子》五穀不登。 《註》登,成熟也。  又尊之曰登。 《禮·月令》登龜。 《註》龜言登者,尊之也。  又《博雅》登登,眾也。  又築牆用力相應聲。 《詩·大雅》築之登登。  又登聞鼓院。 《宋史·職官志》隷司諫正言,掌受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  又榻登。 《釋名》施于大牀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牀也。 《說文》作毾㲪。  又星名。 《晉書·天文志》歲星之精流,爲及登。  又鳳皇朝鳴曰登晨。見《軒轅黃帝記》。  又州名。古萊子國,隋牟州,唐改登州,取文登山而名。  又姓。出南陽,蜀有關中流人,始平登定。  又《集韻》丁鄧切,等去聲。履也。或作蹬。  又《字彙補》東職切,等入聲。 《公羊傳·隱五年》公曷爲遠而觀魚,登來之也。 《註》登讀言得。齊人名求得爲得來。作登來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  又叶都籠切,音東。 《前漢·宣元敘傳》元之二王,孫後大宗。昭而不穆,大命更登。  又叶都郎切,音當。 《易林》南山高岡,回隤難登。道里遼遠,行者無糧。 《說文》上車也。从癶豆,象登車形。 《集韻》或作僜。 《字彙》登與豆豋之豋,从月从又者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