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的不是有功的人,罚的不是有罪的人。泛指赏罚不当。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
并列 受奖赏的不是有功劳的人,受处罚的不是有罪责的人。喻赏罚不当。《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贬义。多用于指赏罚失当方面。 →举枉措直 ?赏罚分明
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越。~妄。~伪(封建王朝称割据对立的王朝)。~盗。
流水漫溢:泛~。 不加选择,不加节制:~用职权。宁缺勿~。~伐。 浮泛不合实际:陈词~调。~竽充数(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以次充好。有时亦表示自谦)。
对犯罪的处罚:~罚。~法。~律。~事。执~。服~。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讯。受~。~具。
《韻會》《正韻》𠀤子念切,尖去聲。 《說文》假也。 《廣韻》儗也。 又差也。 《書·湯誥》天命弗僭。 《詩·大雅》不僭不賊。 又側禁切,音譖。 《詩·小雅》亂之初生,僭始旣涵。 《註》僭始,不信之端也。由讒人以不信之言始入,王涵容不察眞僞也。 又七林切,音侵。亂也。 《詩·小雅》以雅以南,以籥不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