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战牌


   指挂出的向对方表示不应战的牌子。借指不想做事。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iǎn zhàn pái
成语注音 ㄇ一ㄢˇ ㄓㄢˋ ㄆㄞˊ
成语简拼 mzp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免戰牌
成语英文 sign used to show refusal to fight as white flag(tablet of truce)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3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挂出的向对方表示不应战的牌子。借指不想做事。


成语示例


金玉舟《赵匡胤》第19章:“既不挂免战牌,也不开城迎敌。”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5回:“城上即将‘免战牌’挂起,随你叫骂,总不出战。”


成语典故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5回:“城上即将‘免战牌’挂起,随你叫骂,总不出战。”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去掉,除掉:~除。~税。~费。~官。~检。罢~。豁~。 不被某种事物所涉及:避~。~疫。~不了。在所难~。 不可,不要:闲人~进。 古同“勉”,勉励。 古同“娩”,分娩。

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的标志:门~。路~。~子。~匾。~价。 凭证:金~。银~。腰~。 产品的商标:名~货。 古代兵士在战争时或现代警察在驱散示威者时用来遮护身体的东西:盾~。挡箭~。 娱乐或赌博用的东西:纸~。扑克~。麻将~。 神主、灵位或题着名字作为祭祀对象的木牌:~位。 词曲的调名:词~。曲~。~子曲。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免』

《唐韻》亡辨切《集韻》《韻會》美辨切,𠀤音勉。 《玉篇》去也,止也,脫也。 《增韻》事不相及也。 《正譌》从兔而脫其足。 《前漢·賈誼傳》免起阡陌之中。 《註》師古曰:免者,言免脫徭役也。  又《廣韻》黜也。 《韻會》縱也。 《前漢·文帝紀》遂免丞相勃,遣就國。  又姓。 《韻會》衞大夫免餘。  又《集韻》武遠切,音晚。默也。  又《集韻》無販切,音萬。喪冠也。春秋傳,𨻰侯免擁社。徐邈讀。  又《正韻》文運切,音問。娩生子也。  又喪禮,去冠括髮也。 《通雅》禮記云:公儀仲子之喪,檀公免焉。 《註》兔音問,別作絻。  又物之鮮者爲免。 《禮·內則》菫荁枌楡免薧。 《註》免新鮮者,薧乾𨻰者。言菫荁枌楡,或用新,或用舊也。

『牌』

《廣韻》薄佳切《集韻》《韻會》蒲街切,𠀤音𥱼。 《玉篇》牌牓。 《博雅》簧牌,籍也。 《周禮·天官·職幣以書楬之註》楬之若今時爲書,以著其幣。 《疏》謂府別各爲一牌,書知善惡價數多少,謂之楬。  又《廣韻》《正韻》步皆切《集韻》蒲皆切,𠀤音排。義同。 《正韻》標牌,俗呼盾爲牌。  又《正字通》牙牌,今戲具。俗傳宣和二年設,高宗時詔頒行天下,謂之骨牌,如博塞格五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