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室升堂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rù shì shēng táng
成语注音 ㄖㄨˋ ㄕˋ ㄕㄥ ㄊㄤˊ
成语简拼 rsst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pass through the hall into the inner chamber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成语示例


《南史·任昉传》:“自傅季友以来,始复见于任子。若孔门是用,其入室升堂。”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孔子家语·弟子行》:“吾闻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盖入室升堂者七十余人,其孰为贤?”


成语典故

源见“升堂入室”。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孔子家语.弟子行》:“卫将军 文子问于子贡曰:‘吾闻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盖入室升堂者七十有余人,其孰为贤?’”《南史.任昉传》:“自傅季友以来,始复见于任子。若孔门是用,其入室升堂。” 见“登堂入室”。《孔子家语·弟子行》:“盖~者七十余人,其孰为贤?”《南史·任昉传》:“自傅季友以来,始复见于任子。若孔门是用,其~。”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进,由外到内:进~。~梦。 适合,恰好合适:~选。~耳。

屋子,房间,亦指家:居~。教~。会客~。温~。引狼入~。 家,家族:皇~。女有家,男有~。 机关团体内部的工作单位:档案~。 古指妻子(亦指为子娶妻或以女嫁人):妻~。继~。 刀剑的鞘。 墓穴。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容量单位。 量粮食的器具。 向上,高起,提高:~力(亦称“举力”)。~格。~华(➊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➋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炼)。~迁。~值。~堂入室(喻人的学问造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精深)。晋~。提~。

正房,高大的房子:~屋。~客。~倌。礼~。澡~。 同祖父的亲属关系:~房。~兄弟。 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大~。公~。过~。 量词:上了一~课。一~家具。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入』

《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𠀤任入聲。 《說文》內也。 《玉篇》進也。 《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 《檀弓》孟獻子𧝓比御而不入。 《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  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 《定六年》於越入吳。 《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 《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  又《廣韻》納也,得也。  又《增韻》沒也。  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  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

『室』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式質切,音失。 《說文》實也。从宀从至。至,所止也。 《孔穎達曰》宮室通名。因其四面宆𨺓曰宮,因其財物充實曰室。室之言實也。 《易·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 《書·蔡仲之命》以蕃王室。 《詩·豳風》曰爲攺歲,入此室處。  又《周禮·地官註》城郭之宅曰室。  又宗廟曰世室。 《周禮·冬官考工記》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 《註》世室,宗廟也。  又夫以婦爲室。 《禮·曲禮》三十曰壯,有室。  又營室,星名。 《朱子·詩傳》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是時可以營制宮室,故謂之營室。  又山名。 《史記·封禪書註》崧高山有大室,少室二山,以山有石室,故名。  又壙穴。 《詩·唐風》百歲之後,歸于其室。  又姓。 《正字通》宋衞將軍室种。  又《集韻》《韻會》式吏切。 《正韻》式至切,𠀤音試。 《集韻》居也。 《左思·魏都賦》窺玉策於金縢,按圖錄於石室。考曆數之所在,察五德之所蒞。  又叶書藥切,音爍。 《焦氏·易林》歲暮華落,陽入隂室。萬物伏匿,藏不可得。得音鐸。

『升』

《唐韻》識蒸切《集韻》《韻會》書蒸切,𠀤音陞。 《說文》籥也。十合爲升。 《前漢·律歷志》升者,登合之量也。古升上徑一寸,下徑六分,其深八分。龠十爲合,合十爲升。  又成也。 《禮·樂記》男女無辨則亂升。  又《廣韻》布八十縷爲升。 《禮·雜記》朝服十五升。  又卦名。 《易·升卦》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又降之對也。 《書·畢命》道有升降。 《註》猶言有隆有汙也。  又登也,進也。 《詩·小雅》如日之升。 《易·坎象》天險不可升也。  又《前漢·梅福傳》民有三年之儲曰升平。

『堂』

《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郞切,音唐。 《說文》殿也。正寢曰堂。 《釋名》高顯貌。 《演義》當也,謂當正向陽之宇也。 《詩·豳風》躋彼公堂。  又明堂,王者朝諸侯之宮。 《禮·明堂位》明堂也者,明諸侯之尊𤰞也。 《前漢·郊祀志》武帝元封元年,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時明堂圖。  又堂室。 《爾雅·釋宮》古者有堂,自半巳前虛之,謂之堂,半巳後實之,謂之室。  又官署。 《漢官儀》黃門有畫堂之署,中書省玉堂。 《揚雄·解嘲》歷金門,上玉堂。今翰林院亦曰玉堂。 《唐書·百官志》初三省議事于門下之政事堂,其後裴炎遷于中書省。  又戸部有考堂,天下歲會計處。  又《吳郡國志》郡太守堂,乃春申君子假君之故宅。數失火,以雌黃塗之乃止,故郡治曰黃堂。 《呂氏春秋》宓子賤鳴琴而單父治,故縣治曰琴堂。  又堂堂,盛也,正也。 《論語》堂堂乎張也。 《淮南子·兵略訓》堂堂之陣 又衆笑曰哄堂。 《因話錄》御史有臺院、殿院、察院,一人知雜事,名雜端。公堂會食皆絕笑,左右不可忍,雜端笑而三堂皆笑,遂謂哄堂。  又佛堂曰鴈堂。 《釋氏要覽》毗舍離爲佛作堂,形如鴈字,因名。 文巫祭。 《周禮·春官》男巫冬堂,贈無方無算。 《註》冬歲之窮,設祭于堂,贈送萬鬼也。  又地名。 《詩·鄘風》望楚與堂。 《註》楚,楚丘。堂,丘之旁邑。  又山之寬平處曰堂。 《詩·秦風》終南何有,有紀有堂。  又姓。 《韓詩外傳》堂衣若扣孔子之門。  又複姓。漢儒高堂生,唐貞觀詔從祀。  又叶徒紅切,音同。 《屈原·九歌》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珠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