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问讳


   古代去拜访人,先问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谈话时避讳。也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rù mén wèn huì
成语注音 ㄖㄨˋ ㄇㄣˊ ㄨㄣˋ ㄏㄨㄟˋ
成语简拼 rmwh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入門問諱
成语英文 learn about its taboos on going to a friend's house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古代去拜访人,先问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谈话时避讳。也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


成语示例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嘱咐她见了姑娘千万莫问她有人家没人家的这句话,是个‘入门问讳’的意思。”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门而问讳 ’者,门,主人之门;讳,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为避之也。”


成语典故

讳:避讳。到他人家中去前要先了解主人家祖先的名讳,免得犯忌。语本《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连动 讳:禁忌。到了别人家里,要先问明主人禁忌或祖先名讳,以免冒犯。语本《礼记·曲礼上》:“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门而问讳’者,门,主人之门;讳,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为避之也。”△多用于处事礼仪。→入境问俗 入境问禁 入乡随俗。也作“入其家者避其讳”。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进,由外到内:进~。~梦。 适合,恰好合适:~选。~耳。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 途径,诀窍:~径。~道儿。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 量词:一~大炮。 姓。

避忌,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言。~匿。~饰。忌~。隐~。直言不~。~疾忌医。 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名~。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入』

《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𠀤任入聲。 《說文》內也。 《玉篇》進也。 《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 《檀弓》孟獻子𧝓比御而不入。 《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  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 《定六年》於越入吳。 《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 《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  又《廣韻》納也,得也。  又《增韻》沒也。  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  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