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共同遵守的社会秩序。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社会上流氓、阿飞、盗窃、凶杀、强奸犯、贪污犯、破坏公共秩序、严重违法乱纪等严重罪犯以及公众公认为坏人的人,必须惩办。”
大家应共同遵守的社会秩序。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社会上流氓、阿飞、盗窃、凶杀、强奸犯、贪污犯、破坏公共秩序、严重违法乱纪等严重罪犯以及公众公认为坏人的人,必须惩办。”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 雄性的:~母。~畜。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 姓。
相同,一样:~性。~同。同甘~苦。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休戚与~。 一起,一齐:~鸣。~勉。~议。~处(chǔ)。 总计,合计:~计。总~。 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 “共產党”的简称。
古同“恭”,恭敬。 古同“供”,供奉,供给。
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序。 古代官吏的俸禄:“官人益~,庶人益禄”。 古代官职级别:委之常~。贬~三等。 十年:七~寿辰。
次第:顺~。秩~。次~。工~。程~。~数。 排列次第:~次。~列。 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之前的:~言。~跋。~曲。~幕。~论。 古代指送别赠言的文字。 指季节:四~。 古代地方办的学校:庠~。
《唐韻》《正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𠀤音工。 《說文》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猶背也。厶音私。 《韓非曰》自營爲厶,背厶爲公。 《徐曰》會意。 《爾雅·釋言》無私也。 《書·周官》以公滅私,民其允懷。 又《玉篇》方平也,正也,通也。 又《禮·禮運》大道之行,天下爲公。 《註》公猶共也。 又爵名,五等之首曰公。 《書·微子之命》庸建爾于上公。 又三公官名。 《韻會》周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漢末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爲三公。東漢太尉,司徒,司空爲三公。 又官所曰公。 《詩·召南》退食自公。 又父曰公。 《列子·黃帝篇》家公執席。 《前漢·郊祀志》天子爲天下父,故曰鉅公。 又婦謂舅曰公。 《前漢·賈誼策》與公倂倨。 又尊稱曰公。 《賈誼策》此六七公皆亡恙。 又相呼曰公。 《史記·毛遂傳》公等碌碌。 又事也。 《詩·召南》夙夜在公。 《註》夙夜在視濯垢饎爨之事。 又星名。 《隋書·天文志》七公七星,在招搖東,天之相也。 又姓。 《韻會》漢有公儉。 又諡法,立志及衆曰公。 又與功通。 《詩·小雅》以奏膚公。 《大雅》王公伊濯。 又《集韻》諸容切,音鐘。同妐。夫之兄爲兄妐。一曰關中呼夫之父曰妐。或省作公。通作鍾。 又《韻補》叶姑黃切,音光。 《東方朔·七諫》邪說飾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直士隱而避匿兮,讒諛登乎明堂。
『共』《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渠用切,蛩去聲。 《說文》同也。从廿卄。 《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會意。 《玉篇》同也,衆也。 《廣韻》皆也。 《增韻》合也,公也。 《禮·王制》爵人于朝,與士共之。 《史記·張釋之傳》法者,所與天下共也。 又《唐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𠀤音恭。 《前漢·王褒傳》共惟秋法,五始之要。 《註》服虔曰:共,敬也。師古曰:共,讀曰恭。 又姓。 《氏族略》以國爲氏。 又地名。 《詩·大雅》侵阮徂共。 《韻會》阮國之地,在河內共城。 又《集韻》古勇切《正韻》居竦切,𠀤恭上聲。 《前漢·百官公卿表》垂作共工,利器用。 《註》應劭曰:垂,臣名也。爲共工,理百工之事。共讀曰龔。 又向也。 《論語》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又姓。 《前漢·匈奴傳》太守共友。 《註》師古曰:共友,太守姓名也。共讀曰龔。 又《集韻》《正韻》𠀤居用切,恭去聲。 《左傳·僖四年》敢不共給。 《前漢·成帝紀》無共張繇役之勞。 《註》師古曰:共音居用反,謂共具張設。 又《律歷志》共養三德爲善。◎按,共給,共養,有平、去二音,音別義同,故《正韻》東、送二韻共供兩存之。 又《正韻》忌遇切,音具。 《周禮·天官·內饔》掌共羞修𠛬膴胖骨鱐,以待共膳。 《註》掌共,共當爲具。 又《集韻》胡公切,音洪。共池,地名。 《字彙》本作卄,象兩手合持之形。今作共。
『秩』《廣韻》直一切《集韻》《韻會》《正韻》直質切,𠀤音姪。 《廣韻》次也,常也,序也。 《書·堯典》平秩東作。 《傳》次序東作之事以務農。 《舜典》望秩于山川。 《傳》如其秩次望祭之。 又《增韻》職也,官也,整也。 《周禮·天官·官伯》行其秩敘。 《註》秩,祿廩也。 《疏》謂依班秩受祿。 《左傳·文六年》委之常秩。 《註》常秩,官司之常職。 又《爾雅·釋訓》秩秩,智也。 《註》智慮深長。 又《爾雅·釋訓》秩秩,淸也。 《註》德音淸泠。 《詩·大雅》德音秩秩。 《箋》敎令淸明也。 又《詩·小雅》秩秩斯干。 《註》流行貌。 《箋》流出無極巳也。 又《詩·小雅》左右秩秩。 《註》秩秩然肅敬也。 又官名。 《書·舜典》汝作秩宗。 《疏》主郊廟之官,序鬼神尊𤰞。 《後漢·百官志》鄕置有秩,三老遊徼。 《註》有秩,郡所置。秩百石,掌一鄕人。 《風俗通》卽田閒大夫,言其官裁有秩耳。 又姓。 《字彙》伊秩,複姓。 又十年爲一秩。 《容齋隨筆》白公詩云:已開第七秩,飽食仍安眠。 又云:年開第七秩,屈指幾多人。是時年六十二,元日詩也。 又《韻會》毛氏曰:从禾,形也。从失,聲也。本再生稻,刈而重出,後先相繼,故借爲秩序字。○按《說文》秩訓積也。引《詩》䆅之秩秩。今《詩》無此句,不取。 又《集韻》弋質切,音逸。 《爾雅·釋鳥》秩秩,海雉。 《註》如雉而黑,在海中山上,施乾讀。 又叶徒結切,音迭。 《張衡·東京賦》元謀設而隂行,合二九而成譎。登聖皇於天階,章漢祚之有秩。 又叶直詈切,音緻。 《何晏·景福殿賦》屯坊列署,三十有二。星居宿𨻰,綺錯鱗比。辛壬癸甲,爲之名秩。 《註》二,而至切。比,毗至切。秩,直詈切。
『序』《唐韻》徐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𠀤音緒。 《爾雅·釋宮》東西牆謂之序。 《註》所以序別內外。 《疏》此謂室前堂上東廂西廂之牆也。 《集韻》或作㘧䦽。 又《玉篇》學也。 《禮·王制》夏后氏養國老于東序,養庶老于西序。 《註》東序,大學,在國中,王宮之東。西序,小學,在西郊。 又《明堂位》夏后氏之序也。 《孟子》殷曰序。 又《玉篇》長幼也。 《孟子》長幼有序。 又《廣雅》次也。 《詩·大雅》序賔以賢。 《箋》謂以射中多少爲次第。 《周禮·春官·小宗伯》掌四時祭祀之序事。 《註》次序之時。 又姓。 《禮·射義》序點揚觶。 《疏》序氏點名也。 又《韻會》敘,通作序。 《爾雅·序疏》敘𨻰此經之旨。孔子作書序,子夏作詩序,故郭氏亦謂之序。 又與緒通。 《韓愈·貞曜先生墓誌銘》端序則見長而愈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