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乐声美妙,连马都抬起头倾听,不吃饲料。
形容乐声美妙,连马都抬起头倾听,不吃饲料。
汉·王充《论衡·率性》:“推此以论,百兽率舞,潭鱼出听,六马仰秣,不复疑矣。”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源见“伯牙鼓琴”。驾车的马都停食倾听琴声。形容乐声美妙。汉 王充《论衡.率性》:“推此以论,百兽率舞,潭鱼出听,六马仰秣,不复疑矣。” 主谓 秣,牲口的饲料。马停吃饲料,抬起头(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沈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褒义。用于音乐方面。→响遏行云 声振林木老鱼跳波。也作“绿马仰秣”。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a.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b.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言诗。~弦琴。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 〔~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脸向上,与“俯”相对:~首。~望。 敬慕:久~。敬~。 依赖:~承。~赖。~仗。~人鼻息。 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即尊照。 服下,指服毒:~药(服毒药自杀)。~毒。 姓。
古同“昂”,情绪高。
牲口的饲料:粮~。 喂牲口:~马厉兵(亦作“厉兵秣马”)。
《唐韻》《集韻》《韻會》力竹切《正韻》盧谷切,𠀤音陸。 《說文》易之數,隂變于六,正于八。 《玉篇》數也。 《增韻》三兩爲六,老隂數也。 又國名。 《左傳·文五年》楚人滅六。 《史記·黥布傳》布者,六人也。 《註》索隱曰:地理志,廬江有六縣。蘇林曰:今爲六安也。 又叶錄直切,音近力。 《前漢·西域敘傳》總統城郭,三十有六。修奉朝貢,各以其職。
『仰』《唐韻》《正韻》魚兩切《集韻》《韻會》語兩切,𠀤音𦯒。舉首望也。 《易·繫辭》仰以觀于天文。 《詩·小雅》或棲遲偃仰。 又心慕曰企仰。 又以尊命𤰞曰仰。今公家文移,上行下,用仰字。 《前漢·孝文帝紀》詔定三恪禮儀體式,亦仰議之。 《註》仰議,猶言議於朝也。 又姓。 又《集韻》《正韻》𠀤魚向切,音𨋕。恃也。俟也,資也。 《戰國策》東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 《註》有望於上則仰。 《史記·平準書》衣食仰給縣官。 又《韻會》疑剛切,音昂。 《周禮·地官·保氏軍旅之容註》軍旅之容,闞闞仰仰。 《釋文》五剛反,亦作卬。◎按《集韻》卬本仰字省文。 又《楚辭·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詩·大雅》顒顒卬卬。《韓詩外傳》作盎盎,則與昂、盎𠀤通矣。古人字多假借,未可盡从。 又《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五帝蒼曰:靈威仰,靑帝號也。
『秣』《唐韻》莫撥切,音末。 《說文》食馬穀也。本作䬴。今借作秣。 《詩·周南》言秣其馬。 《傳》秣,養也。 《周禮·天官·大宰》芻秣之式。 《註》芻秣,養牛馬禾穀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丹陽郡有秣陵縣。 又《集韻》莫佩切,音昧。飼也。 《詩·小雅》乗馬在廐,摧之秣之。 又叶莫結切,音蔑。 《張載·七命》煢嫠爲之擗標,孀老爲之嗚咽。王子拂纓而傾耳,六馬噓天而仰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