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桂齐芳


   兰桂:对他人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德、美声。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án guì qí fāng
成语注音 ㄌㄢˊ ㄍㄨㄟˋ ㄑ一ˊ ㄈㄤ
成语简拼 lgqf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蘭桂齊芳
成语英文 The fragrance of the orchid and cassia ascends.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兰桂:对他人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德、美声。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



成语示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成语典故

比喻子孙昌盛显达。《群音类选.百顺记.王曾祝寿》:“与阶前兰桂齐芳,应堂上椿萱同茂。”《红楼梦》一二○回:“现在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主谓 芝兰与丹桂同发芳香。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载,谢安曾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子侄无人回答,独谢玄答道:“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又据《事文类聚》载,五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相继登科,冯道赠诗有“灵椿一枝长,丹桂五枝芳”之句。比喻子孙齐荣共显。《红楼梦》120回:“现在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褒义。用于描写子孙辈。→兰薰桂馥。也作“兰桂腾芳”。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指“兰草”和“兰花”:~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 古书上指“木兰”。 古同“栏”,家畜圈(juàn )。 古同“斓”,斑斓。 姓。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别称:~剧。~系军阀。 〔~花〕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椭圆形,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供观赏,亦可做香料,通称“木犀”;简称“桂”,如“金~”,“~子飘香”、“~轮”(月的别称,相传月中植桂花。亦称“桂魄”)。 姓。

花草的香气:~香。~草。~菲(a.花草的香气;b.指花草)。~馥。~馨。芬~。 喻美好的:~名。~龄(年龄,用于少女)。~姿(美好的姿态,用于少女)。~邻(关系融洽的邻居,用作敬辞)。流~百世。 花卉:群~竞艳。~时(花盛时节)。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桂』

《唐韻》古惠切《集韻》《韻會》涓惠切《正韻》居胃切,𠀤音昋。 《說文》江南木,百藥之長。 《禮·檀弓》草木之滋,薑桂之謂也。 《本草圖經》桂有三種:菌桂生交趾山谷,牡桂生南海山谷,桂生桂陽。 《爾雅·釋木》梫,木桂。 《蘇恭云》牡桂卽木桂也。 《離騷經》雜申椒與菌桂。  又《陶弘景·別錄》單名桂者,恐或是牡桂,人多呼丹桂,正謂皮赤爾。 《淮南·招隱士》桂樹叢生兮山之幽。  又桂林,郡名。 《史記·武帝紀》南取百越之地,以爲桂林、象郡。  又姓。 《姓苑》漢末,陽城炅橫四子避難,一居幽州,姓桂。

『芳』

《唐韻》《集韻》《正韻》𠀤敷方切,音妨。 《說文》香草也。 《屈原·離騷》雜杜蘅與芳芷。 《註》杜蘅、芳芷,皆香草名。  又《玉篇》芬芳,香氣貌。 《司馬相如·美人賦》芳香芬烈。  又《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 《註》芳,德之臭也。 《晉書·元帝紀》文景垂仁,傳芳于南頓。  又《韻會》州名。地多芳草,置在常芳縣。  又姓。 《通志·氏族略》《風俗通》云:漢有幽州刺史芳垂敷。 《韻學集成》作芳。芳字从屮作屮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