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籥蕃篱


   籥:锁钥;蕃篱:指篱笆,屏障。比喻边疆像落了锁的铁壁,坚固异常。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uān yuè fán lí
成语简拼 g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籥:锁钥;蕃篱:指篱笆,屏障。比喻边疆像落了锁的铁壁,坚固异常。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国语?楚语下》:“为之关籥蕃篱,而远备闭之,犹恐其至也。”


成语典故

并列 关籥,门上的钥匙。蕃,屏障之意。篱,篱笆,指屏障。形容边境像落了锁的铁壁一样,防卫稳固。语出《国语·楚语下》:“为之关籥蕃篱,而远备闭之,犹恐其至也。”[例]我们国家的每个边境关口都好比~,没有出入护照根本行不通。※籥,不读作lún。△用于描写防卫。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同“龠”。 古代通风鼓火器上的管子。 通“鑰”,锁钥。

茂盛:~茂。~昌。~芜。 繁多:~衍(同“繁衍”)。

用竹、苇、树枝等编成的围墙屏障:~笆(“笆”读轻声)。樊~。~落。~墙。~栅。~障。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籥』

《唐韻》《廣韻》以灼切《集韻》《類篇》《正韻》弋灼切《韻會》弋約切,𠀤音藥。 《廣韻》樂器,似笛。 《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約。 《註》籥,如笛,三孔而短小。 《廣雅》籥,七孔。 《詩·衞風》左手執籥。 《傳》籥,六孔。 《周禮·春官》籥師掌敎國子舞羽龡籥。 《註》文舞有持羽吹籥者,所謂籥舞也。 《禮·文王世子》秋冬學羽籥。 《疏》籥,笛也。籥聲出于中冬,則萬物藏于中云。  又《明堂位》土鼓、蕢桴、葦籥,伊耆氏之樂也。 《釋名》籥,躍也。氣躍出也。  又《說文》書僮竹笘也。  又與鑰同。 《書·金縢》啓籥見書。 《疏》籥,開藏之管。 《禮·月令》孟冬愼管籥。  又星名。 《星經》天籥七星,在斗杓第二星,主關籥開閉。 《周天大象賦》天籥司其啓閉。

『蕃』

《唐韻》附袁切,音煩。 《說文》草茂也。 《詩·唐風》椒聊之實,蕃衍盈升。 《書·洪範》庶草蕃廡。 《傳》蕃,滋也。  又《周語》民之蕃庶,于是乎生。 《註》蕃,息也。  又草名。 《山海經》隂山,其草多茆蕃。  又鳥名。 《山海經》𣵠光山,其鳥多蕃,或云卽鴞。  又方煩切,音樊。義同。  又與藩通。 《詩·大雅》四國于蕃。  又《周禮·地官·大司徒》九曰蕃樂。 《註》閉藏樂器而不作也。  又《韻補》方愔切,音汾。柳宗元文:我姓蟬嫣,由古而蕃。聯事尚書,十有八人。  又《集韻》蒲麋切,音皮。地名。 《前漢·地理志》魯國蕃。 《註》邾國也。  又《後漢·黨錮傳》蕃嚮。 《註》蕃,姓也。

『篱』

《集韻》鄰知切,音離。笊篱,竹器。 《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正韻》鄰溪切,𠀤音離。籓籬也。 《釋名》籬,離也。以柴竹作之。疏離,離也。 《晉書·庾袞傳》與弟子樹籬,跪而授條,曰:幽顯易操,非君子意。  又笊籬,竹杓。  又叶良何切。 《楚辭·招魂》軒輬旣低,步騎羅些。蘭薄戸樹,瓊木籬些。 《正韻》亦作蘺、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