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师动衆


   1.谓为进行战争而动员百姓。《吴子·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汉书·翟方进传》:“反虏故 东郡 太守 翟义 擅兴师动众。” 宋 司马光 《论西夏札子》:“议者或曰:先帝兴师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1.谓为进行战争而动员百姓。《吴子·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汉书·翟方进传》:“反虏故 东郡 太守 翟义 擅兴师动众。” 宋 司马光 《论西夏札子》:“议者或曰:先帝兴师动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流行,盛行:时~。新~。 准许:不~胡闹。 或许:~许。 姓。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 使开始发生:发~。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 非静止的:~画。 可变的:~产。 行为:举~。~作。 常常:~辄得咎。

同“眾”。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衆』

《字彙》同眾。 《正字通》眾字之譌。別詳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