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zhāo
成语注音 一ㄤˇ ㄅ一ㄥ ㄑ一ㄢ ㄖˋ,ㄩㄥˋ ㄗㄞˋ 一 ㄓㄠ
成语简拼 ybqryzy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養兵千日,用在一朝
成语结构  复句式
成语字数  8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成语示例


夏十道:‘国家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别的不要讲,这两句话是人所共知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卢俊义听了大怒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我要你跟我去走一遭,你便有许多推故。’”


成语典故

见〔养军千日,用军一时〕。 见“养军千日,用在一朝”。《官场现形记》28回:“国家~。别的不要讲,这两句话是人所共知的。”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克(即一公斤)。~米(即一公里)。 喻极多:~里马。~言万语。~钧一发。~虑一失。~锤百炼(❶喻多次斗争考验;❷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 见“秋”字“秋千”。 姓。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白天,与“夜”相对:~班。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 某一天:纪念~。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时候:春~。往~。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 特指“日本国”。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使~。~心。~兵。~武。 可供使用的:~品。~具。 进饭食的婉辞:~饭。 花费的钱财:费~。~项。~资。 物质使用的效果:功~。有~之才。 需要(多为否定):不~多说。 因此:~此。

存,居:存~。健~。青春长~。 存留于某地点:~家。~职。~位。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乎。事~人为。 表示动作的进行:他~种地。 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逃。~望。~握。~理。~朝(cháo )。~野。~世。 和“所”连用,表示强调:~所不辞。无所不~。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竞:~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或者:~胜~负。 初次:~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早晨:~阳。~晖。~暮。~霞。~气。~思暮想。~令夕改。~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日,天:今~。明~。

向着,对着:~向。~前。~阳。坐北~南。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见。~拜。~圣。~香。~仪。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廷。上~。退~。~野。~政。~臣。~议。~房。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代。唐~。 〔~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兵』

《唐韻》甫明切《集韻》《韻會》晡明切《正韻》補明切,𠀤丙平聲。 《說文》械也。 《增韻》戎器也。 《世本》蚩尤以金作兵。兵有五,一弓,二殳,三矛,四戈,五戟。  又執兵器從戎者曰兵。 《禮·月令》命將帥選士厲兵。 《周禮·夏官》中秋敎治兵。 《廣韻》戎也。  又擊敵曰兵之。 《左傳·定十年》公會齊景公于夾谷,齊犁彌使萊人以兵劫公。孔子以公退,曰:士兵之。 《註》命士官擊萊人也。  又《禮·曲禮》死𡨥曰兵。 《註》言能捍國難爲𡨥所殺者,謂爲兵也。  又必良切,音浜。 《詩·衞風》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史記·天官書》五星同色,天下偃兵,百姓寧昌。 《白虎通》武王望羊,是謂攝揚。盱目𨻰兵,天下富昌。◎按兵古音必良切,自《魏·王粲·刀銘》相時隂陽,制兹利兵。始與淸、呈、形、靈爲韻。《𨻰思王·孟冬篇》武官誡田,講旅統兵。與淸、停爲韻。《贈丁儀王粲》詩:皇佐揚天惠,四海無交兵。與淸、城、名、聲爲韻。《明帝·苦寒行》雖有吳蜀𡨥,春秋足耀兵。與齡、纓爲韻。  又《韻補》叶犇謨切,音逋。 《道藏歌》解帶天皇寢,停駕高上兵。玉眞啓角節,翊衞自相扶。

『千』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𠀤音阡。 《說文》十百也。  又《廣韻》漢複姓。  又《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 《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𤰞體,慕姬旦之懿仁。

『日』

《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𠀤音𦨙。 《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 《博雅》君象也。 《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 《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又《說卦》離爲火爲日。 《周禮·天官·九𡣕註》日者天之明。 《禮·祭義》日出於東。 《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 《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 《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 《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 《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又《洪範》五紀,三曰日。 《傳》紀一日。 《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又《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 《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又《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 《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又《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 《註》日,往日也。  又《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 《註》皆典歷數者。  又《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𠋫時日,通名日者。  又《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又《韻補》叶而至切。 《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 《類篇》唐武后作𡆠。

『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余頌切,容去聲。 《說文》可施行也。 《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 《疏》唯宜潛藏,勿可施用。 《書·臯陶謨》天討有罪,五𠛬五用哉。  又《廣韻》使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晉實用之。 《杜甫詩》古來才大難爲用。  又功用。 《易·繫辭》顯諸仁,藏諸用。 《疏》謂潛藏功用,不使物知,是藏諸用也。 《論語》禮之用,和爲貴。  又貨也。 《書·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 《疏》謂在上節儉,不爲糜費,以利而用,使財物殷阜。 《禮·王制》冢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  又以也。 《詩·小雅》謀夫孔多,是用不集。 《古樂府》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  又庸也。 《論語》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又《增韻》器用也。 《書·微子》今殷民乃攘竊神祇之犧牷牲用以容。 《傳》器實曰用。 《左傳·襄二十五年》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  又《廣韻》通也。  又姓。漢有用蚪,爲高唐令。  又《韻補》叶餘封切,音容。 《詩·小雅》謀臧不從,不臧覆用。 《陸賈新語》大化絕而不通,道德施而不用。 《又》立則爲太山衆本之宗,仆則爲萬世之用。  又《六書正譌》周伯琦曰:用,古鏞字,鐘也。古㱁識,商鐘寅簋鐘字皆作用,後人借爲施用字。

『一』

《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𠀤漪入聲。 《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 《易·繫辭》天一地二。 《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又《廣韻》同也。 《禮·樂記》禮樂𠛬政,其極一也。 《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又少也。 《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 《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又《增韻》純也。 《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 《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又均也。 《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又誠也。 《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又正一。 《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又一一。 《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韓愈詩》一一欲誰憐。 《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又《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又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又三一。 《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 《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又尺一,詔版也。 《後漢·𨻰蕃傳》尺一選舉。 《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又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又姓,明一炫宗。  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又一二三作壹貳叄。 《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 《史記·禮書》總一海內。 《前漢·霍光傳》作總壹。 《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又《韻補》叶於利切,音懿。 《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又叶弦雞切,音兮。 《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朝』

《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𠀤陟遙切,音昭。 《說文》旦也。从倝舟聲。 《爾雅·釋詁》朝,早也。 《詩·鄘風》崇朝其雨。 《傳》崇,終也。從旦至食時爲終朝。  又朝鮮,國名。  又姓。 《姓氏急就篇》朝氏,蔡大夫朝吳聲子之後。唐日本人朝衡。漢鼂錯,亦作朝。  又《廣韻》直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馳遙切,𠀤音潮。 《爾雅·釋言》陪朝也。 《註》臣見君曰朝。 《書·舜典》羣后四朝。 《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 《註》朝,猶早也。欲其來之早。 《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 《疏》凡天子三朝:其一在路門內,謂之燕朝。其二是路門外之朝,謂之治朝。其三是臯門之內,庫門之外,謂之外朝。  又《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  又同類往見亦曰朝。 《史記·司馬相如傳》臨邛令謬爲恭敬,日往朝相如。  又郡守聽事亦曰朝。 《後漢·劉寵傳》山谷鄙生,未嘗識郡朝。  又《集韻》追輸切,音株。朝那,縣名。  又《韻補》叶陳如切。 《急就章》向夷吾竺諫朝。 《易林》赤帝懸車,廢職不朝。叔帶之災,居於氾廬。  又叶蚩於切。 《王逸·九思》望舊邦兮路逶隨,憂心悄兮心勤渠。魂煢煢兮不遑寐,目眇眇兮寤終朝。  又叶張流切。 《韓愈·祭𥡆員外文》罔有疑忌,惟其嬉遊。草木之春,鳥鳴之朝。  又叶株遇切。 《前漢·敘傳》賈生矯矯,弱冠登朝。遭文叡聖,屢抗其疏。  又叶直照切。 《陸雲·夏府君誄》旣𥡆其績,英風彌邵。天子有命,曾是在朝。頻繁帷幄,祇承皇耀。  又叶直祐切。 《韋孟·在鄒詩》微微小子,旣耇且陋。豈不牽位,穢我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