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虎为患


   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手其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ǎng hǔ wéi huàn
成语注音 一ㄤˇ ㄏㄨˇ ㄨㄟˊ ㄏㄨㄢˋ
成语简拼 yhwh
常用程度 一般
成语繁体 養虎爲患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手其害。


近义词




成语示例


这个人很不可靠,你却给与高位,怕会养虎为患哩。


出处典源

成语典故

远古的时候,地广人稀。那时的人们除了种地之外,靠山近水的大都以渔、猎为生。每当北风吹来,大雪飘飘之际,人们便进山打猎。这次进山他们收获不小,竟用陷阱连着捕获了一雄一雌两只猛虎。大家将两只猛虎绑住,一个猎人便循着猛虎的踪迹,在深山的洞穴里找到了一只小虎崽。这只小虎崽还刚刚睁开双眼,连奶还没有断,他睁着双眼看着猎人,一点也不害怕。猎人看到小虎崽毛绒绒、胖乎乎。憨态可掬,分外喜爱。猎人一时高兴便将小虎意抱回了家中。猎人的妻子和小孩看到猎人带回一只小虎意,觉非觉好玩,小孩子去抚摸小虎崽,小虎崽更不怕他,就与他玩耍开了。小虎崽在猎人家人的饲养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长大,变成了一只大老虎。但它并不伤人,吃饱了便在村里村外闲逛,逛累了就找个树阴趴下睡一觉,这样,人虎处得十分融洽,虎见人不避,人见虎也不躲,都习以为常。春风吹拂,冰消雪化,河水解冻了,人们收起猎具,开始下河捕鱼了。猎人沿河捕鱼,十几天后才回家,可到家一看,不禁大吃一惊,他发现家中饲养的那只老虎嘴角上残留着血溃,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却都不见了。猎人感到一种不祥正向他逼近,他被一种巨大的恐惧笼罩了。还没等他回过神来,那只老虎猛地向他扑去,只几口便将他咬死了。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 古同“唬”,威吓。 古同“琥”,琥珀。

忧虑:~得~失。忧~。 灾祸:~难。祸~。隐~。防~未然。 害病:~病。~者。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虎』

《唐韻》火古切《集韻》《韻會》火五切,𠀤音滸。 《玉篇》惡獸也。 《說文》山獸之君,从虍从儿,虎足象人也。 《徐鉉註》象形。 《易·乾卦》風從虎。 《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 《大戴禮》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 《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  又姓。 《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  又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  又灘名。 《水經注》夷水又東逕虎灘。  又山名。 《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白虎,名虎丘。  又便器名。 《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虎子,以爲便器。  又與琥通。 《吳志·裴松之註》虞翻曰:僕聞虎魄不取腐芥。 《六書正譌》象虎踞而回顧之形。 《篇海》儿rén,古人字,虎足象人,故从人。从几,誤。 《干祿字書》通作𧆞。

『患』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慣切,音宦。 《說文》憂也。 《玉篇》禍也,疾也。 《廣韻》惡也,苦也。  又姓。  又叶胡玩切,音換。 《謝惠連·秋懷詩》平生無志意,少小嬰憂患。如何乗苦心,矧復値秋晏。  又《韻補》叶熒絹切,音院。 《蘇軾·謝吳山神文》西湖堙塞,積歲之患。禱於有神,隂假其便。  又叶胡關切,音還。 《賈誼·服賦》忽然爲人兮,何足控摶。化爲異物兮,又何足患。 《張華·鷦鷯賦》動翼而逸,投足而安。委命順理,與物無患。◎按摶,安二字𠀤寒韻,還字山韻,古通。  又叶胡涓切,音懸。 《晉·樂章明君篇》雖欲盡忠誠,結舌不能言。結舌亦何憚,盡忠爲身患。〇按言字元韻,懸字先韻,古通。 《精薀》一中爲忠,二中爲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