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陷困境要咬人。比喻人陷于绝境要竭力反抗。
《宋史·谢晦传》:“然归死难图,兽困则噬,是以爰整其旅,用为过防。”
野兽陷于困境必然要咬人。比喻人陷于绝境便会竭力反抗。《宋书.谢晦传》:“然归死难图,兽困则噬,是以爰整其旅,用为过防。” 见“兽穷则啮”。《宋书·谢晦传》:“然归死难图,~,是以爰整其旅,用为过防。”
陷在艰难痛苦或无法摆脱的环境中:~厄(处境困苦危险)。~处(chǔ)。~居。~扰。~境。~窘。~知勉行。~兽犹斗。 穷苦、艰难:~苦。~难。 包围:~守。围~。 疲乏:~乏。~倦。~顿。 想睡,睡:~人。~觉(jiào)。
模范:以身作~。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 效法:~先烈之言行。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
咬,吞:~肤(a.喻犯罪受刑的人;b.喻关系亲近)。~贤(嫉害贤能)。~啮。吞~。~脐莫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悶切,坤去聲。 《說文》故廬也。从木,在囗中。 《徐鍇曰》舊所居廬,故其木久而困獘也。 《六書本義》木在囗中,木不得申也,借爲窮困,病困之義。 又卦名。 《易·困卦》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又《序卦》升而不已則困。 又《廣韻》窮也,苦也。 《書·大禹謨》不廢困窮。 《禮·中庸》事前定則不困。 又《史記·范睢蔡澤傳》二子不困阸,惡能激乎。 又瘁也,倦極力乏也。 《後漢·耿純傳》世祖至營,勞純曰:昨夜困乎。 又憂愁也。 《書·盤庚》汝不憂朕心之攸困。 又亂也。 《論語》不爲酒困。 《註》言不爲酒所困而及亂也。 又不通也。 《禮·中庸》或困而知之。 《論語》困而學之,又其次也。 《註》謂有所不通也。 又《孟子》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註》事勢窮蹙,以至困於心,衡於慮,然後奮發而興起也。 又爲人所阸亦曰困。 《左傳·宣十四年》困獸猶𨷖,况國相乎。 又叶苦昆切,音坤。 《易林》陽不制隂,宜其家困。 又叶苦卷切,款去聲。 《後漢·竇何傳贊》上惽下蔽,人靈動怨,將糾邪慝,以合人願。道之屈矣,代離凶困。
『噬』《唐韻》《集韻》《韻會》𠀤時制切,音誓。 《說文》啗也,喙也。 《玉篇》齧噬也。易曰:頤中有物曰噬嗑。 《左傳·莊六年》若不早圖,後君噬齊。 《揚子·方言》噬,食也。 又《詩·唐風》彼君子兮,噬肯適我。 《傳》噬,逮也。 《釋文》噬,市世反,韓詩作逝,逝,及也。 《揚子·方言》噬,逮也。北燕曰噬。 又《揚子·方言》憂也。 又《集韻》以制切,音曳。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