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失鬼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ào shī guǐ
成语注音 ㄇㄠˋ ㄕ ㄍㄨㄟˇ
成语简拼 msg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冐失鬼
成语英文 a rush fellow(harumscarum)
成语俄文 безрассудный человек
成语日文 むてっぽうなやつ,あわてん坊(ぼう)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3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成语示例


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刚刚那个冒失鬼一叫,我吓得魂灵都要出窍了。”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十回:“冒失鬼!京城地面容得你撒野?”


成语典故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就算我是个冒失鬼,闹了个烟雾尘天,一概不管,甩手走了,你们想想,难道炕上那个黄布包袱我就含含糊糊的丢下不成?”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向外透或往上升:~烟(❶烟往上升;❷发怒)。~汗。~尖。 不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等),顶着:~雨。~险。~死。 不加小心,鲁莽,冲撞:~失。~昧。~进(不顾具体条件,急躁进行)。 用假的充当真的,假托:~牌。~充。~名顶替。 复盖:“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之”。 贪污:“贪于饮食,~于货贿”。 古同“帽”。 古同“瑁”,玳瑁。 姓。

〔~顿(dú)〕中国汉初匈奴族的一个君主名。

丢:遗~。坐~良机。收复~地。流离~所。 违背:~约。~信。 找不着:迷~方向。 没有掌握住:~言。~职。~调(tiáo )。 没有达到:~望。~意。 错误:~误。~策。过~。~之毫厘,谬以千里。 改变常态:惊慌~色。

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魂。~魅。~蜮(①鬼怪;②阴险害人的)。 阴险,不光明:~话。~黠。~胎。 对人的蔑称或憎称:酒~。烟~。~子。吝啬~。 恶劣,糟糕(限做定语):~天气。 机灵,敏慧(多指小孩子):~精灵。 表示爱昵的称呼:小~。机灵~。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冒』

《唐韻》莫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莫報切,𠀤音耄。 《說文》蒙而前也。从冃目,以物自蒙而前也。謂貪冒若目無所見也。 《前漢·翟方進傳》冒濁苟容。 《註》師古曰:貪蔽也。 《食貨志》舉陵夷廉恥相冒。 《註》冒,蔽也。  又假稱曰冒。 《前漢·衞靑傳》冒姓衞氏。 《註》冒爲假稱,若人首之有覆冒也。  又所以覆其首。 《前漢·雋不疑傳》著黃冒。  又《玉篇》覆也,食巾也。  又與媢通。 《正韻》忌也。 《書·秦誓》冒嫉以惡之。  又通作瑁。 《周禮·春官》天子執冒四寸,以朝諸侯。 《註》名玉。曰冒者,言德能覆天下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密北切,音黙。 《增韻》貪也。 《左傳·昭三十一年》貪冒之民。  又犯也。 《前漢·衞靑傳》直冒漢圍。  又單于名。 《史記·匈奴傳》及冒頓立,攻破月氏。  又《集韻》《正韻》𠀤莫佩切,音妹。 《前漢·司馬相如傳》毒冒鼈黿。 《註》毒音代,冒音妹。 《韻會》龜屬。身似龜,首尾如鸚鵡,甲有文。

『失』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式質切,音室。得之反。 《說文》縱也。一曰錯也,過也,遺也。 《書·泰誓》時哉弗可失。 《杜甫詩》雖乏諫諍資,恐君有遺失。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弋質切。與𨓜同。 《莊子·應帝王》自失而走。 《荀子·哀公篇》其馬將失。 《六書本義》與佚軼通。  又《集韻》《韻會》式吏切《正韻》式至切,𠀤音試。 《應楨華·林園集詩》示武恐荒,過亦爲失。凡厥羣后,無懈于位。

『鬼』

《唐韻》《集韻》《韻會》𠀤居偉切,音詭。 《說文》人所歸爲鬼。从人,象鬼頭。鬼隂气賊害,从厶。 《爾雅·釋訓》鬼之爲言歸也。 《詩·小雅》爲鬼爲蜮。 《禮·禮運》列於鬼神。 《註》鬼者精魂所歸。 《列子·天瑞篇》精神離形。各歸其眞,故謂之鬼。鬼,歸也。歸其眞宅。  又《易·旣濟》高宗伐鬼方。 《詩·大雅》覃及鬼方。 《傳》鬼方,遠方也。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輿鬼鬼祠事,中白者爲質。 《註》輿鬼,五星,其中白者爲質。  又姓。 《前漢·郊祀志》黃帝得寶鼎,冕侯問於鬼臾區。 《註》黃帝臣也。  又國名。 《山海經》鬼國在負二之尸北。  又烏鬼。 《杜甫·遣悶詩》家家養烏鬼。 《漫叟詩話》川人家家養猪,每呼猪作烏鬼聲,故謂之烏鬼。 《夢溪筆談》夔州圖經稱,峽中人皆養鸕鷀,以繩繫頸使捕魚,得則倒提出之,謂之烏鬼。 《元微之江陵詩》病賽烏稱鬼。 《自註》南人染病,競賽烏鬼。  又《揚子·方言》虔儇,慧也。自關而東趙魏之閒謂之黠。或謂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