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昭瞢闇


   指昼夜未分的混沌状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íng zhāo méng zǒu
成语注音 ㄇ一ㄥˊ ㄓㄠ ㄇㄥˊ ㄗㄡˇ
成语简拼 mzmz
常用程度 一般
成语繁体 冥昭瞢暗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昼夜未分的混沌状态。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昏暗:幽~。~蒙。晦~。 深奥,深沉:~思。~想。~心。 糊涂,愚昧:~顽不灵。 迷信的人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界。~府。~婚。~衣。~寿。

光明:~明。~~(➊明亮的样子,如“日月~~”;➋明白事理。如“贤者以其~~,使人~~”)。 明显,显著:~著。~彰。~布。~雪(揭明真情,洗清冤枉)。

目不明:目光~然。

同“懵”。

同“暗”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冥』

《唐韻》莫經切《集韻》《韻會》忙經切《正韻》眉兵切,𠀤音銘。 《說文》幽也。从日六,冖聲。日數十,十六日而月始虧,冖亦夜也。 《爾雅·釋言》幼也。 《註》幼稚者,冥昧也。 《詩·小雅》噦噦其冥。 《前漢·五行志》其廟獨冥。 《註》暗也。 《玉篇》窈也,夜也,草深也。  又靑冥,天也。 《楚辭·九章》據靑冥而攄虹。  又北冥,海也。 《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 《正韻》通作溟。  又玄冥,水神。 《禮·月令》其神玄冥。 《註》少皡氏子曰脩,曰熙,爲水官。  又《集韻》《韻會》母迥切《正韻》母耿切,𠀤銘上聲。 《詩·小雅》無將大車,維塵冥冥。無思百憂,不出于熲。 《朱註》冥冥,昏晦也。  又《集韻》莫定切,銘去聲。義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狄切,音覓。覆也。以繩縻取禽獸之名。周禮有冥氏,掌設弧張爲阱擭,以攻猛獸。  又叶謨陽切《史記·龜莢傳》正晝無見,風雨晦冥。雲蓋其上,五采靑黃。  又《集韻》䁕見切,音麪。冥眴,視不見。

『昭』

《唐韻》止遙切《集韻》《韻會》《正韻》之遙切,𠀤音招。 《說文》日明也。 《爾雅·釋詁》昭,見也。 《博雅》明也。 《玉篇》光也。 《廣韻》著也,覿也。 《易·晉卦》君子以自昭明德。 《書·堯典》百姓昭明。 《詩·大雅》於昭于天。  又《禮·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  又《祭統》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別父子、遠近、長幼、親疏之序而無亂也。 《魯語》明者爲昭,次者爲穆。  又《禮·樂記》蟄蟲昭蘇。 《註》昭,曉也。蟄蟲以發生爲曉,更息曰蘇。  又姓。 《戰國策》楚有昭奚恤。 《屈原·離騷註》三閭之職,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  又《集韻》時饒切《正韻》時昭切,𠀤音韶。廟中佋穆,或作昭。 《佩觽集》說文自有佋穆之字,以佋爲昭,蓋借音耳。李祭酒涪說爲晉諱昭,改音韶,失之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止少切,音沼。 《詩·魯頌》其馬蹻蹻,其音昭昭。 《釋文》昭,之繞反。  又《集韻》《正韻》𠀤之笑切。照,或省作昭。  又《韻補》叶蚩於切。 《前漢·敘傳》受命之初,贊功剖符。奕世弘業,爵土乃昭。  又叶之由切。 《楚辭·九章》臨沅湘之𤣥淵兮,遂自忍而沈流。卒沒身而絕名兮,惜壅君之不昭。

『闇』

《唐韻》《集韻》《韻會》烏紺切《正韻》胡紺切,𠀤音暗。 《說文》閉門也。  又《廣韻》冥也。 《玉篇》幽也。 《易·蒙卦疏》蒙者微昧闇弱之名,物旣蒙昧,惟願亨通,但闇者求明,明者不諮於闇,故云童蒙求我也。 《禮·曲禮》孝子不服闇。 《註》闇,冥也。不於闇冥之中從事。 《書·大禹謨·蠢兹有苗昏迷不恭傳》昏,闇也。  又《博雅》闇,夜也。 《禮·祭義》夏后氏祭其闇。 《註》闇,昏時也。 《公羊傳·莊二十五年》以朱絲營社。或曰脅之,或曰爲闇恐人犯之,故營之。 《註》爲天闇冥,恐人犯歷之,故營之。  又《周禮·春官·眂祲》掌十輝之灋,以觀妖祥,辨吉凶,五曰闇。 《註》闇,日月食也。  又不明也。 《莊子·齊物論》我與若不能相知也,則人固受其黮闇。 《註》黮闇,不明貌。  又蟲名。 《博雅》闇,蜩𧕄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鄔感切,音晻。隱晦貌。 《禮·中庸》闇然而日章。 《釋文》闇,於感反。  又《集韻》乙減切,音黯。隱暗也。  又《五音集韻》於錦切,音㱃。大水至也。  又《集韻》《韻會》𠀤於金切,音音。默也。  又烏南反。 《儀禮·喪服·旣虞翦屛柱楣疏》闇謂廬也。廬有梁者,所謂柱楣也。 《釋文》闇,烏南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