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窗冻壁


   见“冷窗冻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ěng chuāng dòng bì
成语注音 ㄌㄥˇ ㄔㄨㄤ ㄉㄨㄥˋ ㄅ一ˋ
成语简拼 lcdb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冷窓凍壁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见“冷窗冻壁”。


成语示例


他回到家里,面对冷窗冻壁发愣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陈师道《谢赵使君送乌薪》诗:“老身曲直不足言,冷窗冻壁作春温。”宋·杨万里《除夕前一日归舟夜泊曲涡市宿治平寺》诗:“冷窗冻壁更成眠?也腾疏蓬仰见天!”


成语典故

形容贫寒。宋 陈师道《谢赵使君送乌薪》诗:“老身曲直不足言,冷窗冻壁作春温。”宋 杨万里《除夕前一日归舟夜泊曲涡市宿治平寺》诗:“冷窗冻壁更成眠?也腾疏蓬仰见天!” 并列 冰冷的窗户,结冻的墙壁。形容十分清冷。宋·杨万里《除夕前一日归舟夜泊曲涡市宿治平寺》:“~更成眠? 也腾疏蓬仰见天!”△多用于描写冬景。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温度低,与“热”相对:~天。~藏。~冻。~涩。~飕飕。 寂静,不热闹:~落。~寂。~静。~清。 生僻,少见的:~僻。~字。 不热情,不温和:~遇。~淡。~峻。~漠。~嘲热讽。~若冰霜。~酷无情。 不受欢迎的,没有人过问的:~货。~门儿。 突然,意料以外的:~然。~不防。~枪。~战。 姓。

房屋通风透气的装置:~子。~户。~口。~友(即同学)。~花。~台。~纱。~帘。~幔。~明几净。

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结。~害。~馁。 汤汁凝成的胶体:鱼~。肉~。 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外面很冷,真~得慌。防~。~伤。~疮。

墙:四~。~报。~画。~挂。~毯。~橱。~灯。铜墙铁~。 指某些物体内部的表层:胃~。肠~。 陡削的山崖:峭~。~立。 军营的围墙:~垒。坚~清野。作~上观(坐观双方成败,不帮助任何一方)。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冷』

《唐韻》《集韻》魯朾切《韻會》《正韻》魯杏切,𠀤令上聲。 《說文》寒也。从仌,令聲。 《六書正譌》別作泠,非。泠乃水名。 《南史·齊樂預傳》人笑褚公,至今齒冷。 《增韻》淸甚也。  又姓。 《廣韻》前趙錄南徐州刺史令道,字安義。  又《唐韻》力鼎切《集韻》朗鼎切,𠀤靈上聲。㓑冷,寒也。  又《集韻》《韻會》𠀤郞丁切,音靈。冷凙。吳人謂冰曰冷凙。令道當作冷道。

『窗』

《唐韻》楚江切《集韻》《韻會》初江切。𠀤與牕同。 《說文》本作囪。在牆曰牖,在戸曰囪。或作窗。 《釋名》窗,聰也。於外窺內爲聰明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四旁雨夾窗。 《註》助戸爲明。亦作牕。  又《集韻》《韻會》𠀤麤叢切,音怱。通孔也,竈突也。 《韻會》案集韻,麤叢切,類篇韻補俱同。或作䆫牕。 《鮑昭·玩月詩》蛾眉蔽珠櫳,玉鉤隔銷䆫。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 《陶潛詩》有酒有酒,閒飮東牕。願言懷人,舟車靡從。則䆫字合又於東韻收入。

『壁』

《唐韻》北激切《集韻》《韻會》《正韻》必歷切,𠀤音繴。 《說文》垣也。 《釋名》辟也,辟禦風寒也。 《孔安國·尚書序》秦始皇焚書,我先人用藏其家書于屋壁。 《水衡記》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卽飛去。人以爲誕,因點其一,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乗雲上天。  又軍壘。 《前漢·高帝紀》帝晨馳入韓信張耳壁,奪之軍。 《周亞夫傳》吳楚反,亞夫救梁,引兵走昌邑,堅壁而守。  又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晉書·天文志》東壁二星主文籍,天下圖書之府。  又地名。壁州,在三巴,本漢宕渠地,唐高祖武德初置,辟州節度使鄭畋有記。  又赤壁,在蒲圻。 《荆州記》蒲圻縣沿江南岸百里,名赤壁,昔周瑜破曹操處。黃州赤壁乃赤鼻山。 《水經注》江水左逕赤鼻山,下爲赤鼻磯。蘇軾赤壁前賦及長短句,人道是三國周郞赤壁,蓋傳疑也。  又凡石厓之峭削皆曰壁。 《馬岌·石壁銘》靑壁千尋。 《江淹詩》緬映石壁素。 《神仙傳》帛和入西城山,王公令熟視石壁,二年漸覺有文字,三年得神丹方及五嶽圖。 本作壁,十四畫。說文、經史皆同。字彙从省作壁,入十三畫,因之。壁字从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