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翥龙蟠


   像凤凰飞舞,蛟龙盘曲。比喻体势的飞扬劲建,回旋多姿。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èng zhù lóng pán
成语注音 ㄈㄥˋ ㄓㄨˋ ㄌㄨㄥˊ ㄆㄢˊ
成语简拼 fzlp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鳳翥龍蟠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像凤凰飞舞,蛟龙盘曲。比喻体势的飞扬劲建,回旋多姿。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凤翥龙蟠势作环,浮青不断太行山。清·纳兰性德《扈驾西山》诗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晋书·王羲之传论》:“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成语典故

翥:举飞。蟠:盘曲。多形容书法笔势飞扬雄健,回环曲折。《晋书.王羲之传论》:“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并列 翥,飞举。形容飞扬雄健回旋多姿。《晋书·王羲之传》:“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势如斜而反直。”△褒义。多用于书法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鸟向上飞:轩~。龙翔凤~。

屈曲,环绕,盘伏:~蜿。~萦。~结。~踞(亦作“蟠据”)。~道。~龙。~螭纹(中国春秋战国青铜器上纹饰之一,以盘曲的龙蛇组成)。~夔纹(中国殷和西周青铜器上纹饰之一,以盘曲的夔龙组成)。龙~虎踞。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翥』

《廣韻》《集韻》《韻會》𠀤章恕切,音𤳯。 《說文》飛舉也。 《爾雅·釋蟲》翥丑罅。 《疏》翥,飛也。 《揚子·方言》翥,舉也。 《註》謂軒翥也。 《楚辭·遠遊》鸞鳥軒翥而翔飛。 《張衡·西京賦》風騫翥於甍標。 《廣韻》同䬡。

『蟠』

《唐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𠀤音煩。 《爾雅·釋蟲》蟠,䑕婦。 《註》甕器底蟲。  又《韻會》蒲官切,音盤。伏也,曲也,屈也。 《揚子·太𤣥經》龍蟠于泥。  又委也。 《禮·樂記》及夫禮樂之極乎天,蟠于地。  又蟠木。 《大戴禮》乗龍而至四海,東至于蟠木。 通作盤。 《袁公·諸葛亮贊》初九龍盤。  又《集韻》蒲波切,音婆。 《陸雲·贈鄭曼季詩》所謂伊人,在澗之阿。虎質山嘯,龍輝淵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