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指凤死;吪:指鸾死。比喻人死。旧时多作挽辞。
靡:指凤死;吪:指鸾死。比喻人死。旧时多作挽辞。
康有为《将去日本示从亡诸子》诗:“凤靡鸾吪历几时,茫茫大地欲何之。”
《禽经》:“凤靡鸾吪,百鸟瘗之。”
《禽经》:“凤靡鸾吪,百鸟瘗之。”张华注:“凤死曰靡,鸾死曰吪。”后因以“凤靡鸾吪”为贵人或贤者去世的哀挽之词。明 袁宏道《过华清宫浴汤泉有述》诗:“凤靡鸾吪易,王图霸业轻。”康有为《将去日本示从亡诸子》诗:“凤靡鸾吪历几时,茫茫大地欲何之?” 并列 凤和鸾都死了。清·康有为《将去日本示从亡诸子》:“~历几时,茫茫大地欲何之。”△多用作对贤人去世的哀挽之词。
浪费,奢侈:~荡。~费。侈~。 分散:~散(消灭)。 古同“糜”,糜烂。
行动:“尚寐无~。” 教化;感化:“周公东征,四国是~。” (鸾和凤凰一类鸟)死:凤靡鸾~。 古同“讹”,错误。 古同“哦”,歌唱。
口开。
《唐韻》文彼切《廣韻》文被切《集韻》母被切《韻會》母彼切,𠀤音骳。 《說文》披靡也。 《廣韻》偃也。 《左傳·莊十年》望其旗靡。 《史記·項羽紀》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 《註》正義曰:靡,言精體低垂。 又《玉篇》侈靡,奢侈也。 《周禮·地官·司市》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 《註》靡,謂侈靡也。 《禮·檀弓》若是其靡也。 《戰國策》專淫逸侈靡。 又《揚子·方言》私小也。秦晉曰靡。 《註》靡,細好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靡曼美色於後。 《註》張揖曰:靡,細也。 又《爾雅·釋言》靡,無也。 《書·咸有一德》命靡常。 《詩·邶風》靡日不思。 《揚雄·解嘲》胥靡爲宰。 《註》張晏曰:靡,無也。言相師以無爲作宰者也。 又《玉篇》罪累也。 《詩·周頌》無封靡于爾邦。 《傳》封,大也。靡,累也。 《疏》奢侈淫靡,是罪累也。 又《書·畢命》商俗靡靡。 《疏》韓宣子稱紂使師延作靡靡之樂。靡靡者,相隨順之意。 《史記·淮隂侯傳》燕從風而靡。 又《儒林傳》靡然鄕風。 又《史記·殷本紀》說爲胥靡。 《註》靡,隨也。古者相隨坐,輕𠛬之名。 又《詩·王風》行邁靡靡。 《傳》靡靡,猶遲遲也。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敞望靡徙。 《註》靡徙,失正也。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登降施靡。 《註》施靡,猶連延。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明月珠子,玓瓅江靡。 《註》靡,崖也。 又胥靡,周地。見《左傳·定六年》。 又《禮·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 《註》靡草,薺葶藶之屬。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忙皮切,音麋。分也。 《易·中孚》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註》靡,散也。分散而共之。 《集韻》通作縻。 又《揚子·方言》靡,滅也。 《孟子》靡爛其民而戰之。 《前漢·景十三王傳》日夜靡𧗊。 又《越語》靡王躬身。 《註》靡,損也。 《戰國策》寡人屈於內,而四國靡於外。 《荀子·君道篇》無靡費之用。 又與𢌁通。 《揚雄·反離騷》精瓊靡與秋菊。◎按離騷本作𢌁。 又《集韻》眉波切,音摩。散也。 又《左傳·成二年》師至於靡筓之下。 《註》山名。 《釋文》靡,如字,又音摩。 又《莊子·齊物論》與物相刃相靡。 《荀子·性惡篇》身日進於仁義,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 《註》磨,切也。 《史記·淮南王衡山王傳贊》亦其俗薄臣下漸靡使然也。 又《集韻》莫加切,音麻。收麻,縣名,在益州,外靡藥草所出。 《前漢·地理志》益州郡收麻縣。 《註》李奇曰:靡音麻,卽升麻,殺毒藥所出也。 又《集韻》《韻會》𠀤縻詖切,音媚。 《集韻》偃也,曳也,散也。 《前漢·郊祀歌》衆嫭𠀤綽奇麗,顔如荼兆逐靡。 又《揚雄·甘泉賦》今朝廷純仁,遵道顯義。幷包書林,聖風雲靡。 《註》師古曰:靡,𠀤武義反。
『吪』《唐韻》五禾切《集韻》《韻會》《正韻》吾禾切,𠀤音囮。 《說文》動也。 《詩·王風》尚寐無吪。 《傳》吪,動也。 《釋文》吪,本亦作訛。 又《小雅》或寢或訛。 《玉篇》引《詩》作吪。 《廣韻》本作訛,亦作譌。 《小雅釋文》韓詩作譌。譌,覺也。 又《廣韻》化也。 《詩·豳風》周公東征,四國是吪。 《傳》吪,化也。 《釋文》吪,又作訛。 又《廣韻》謬也。 又《集韻》《韻會》𠀤乎瓜切,音譁。口開也。 《集韻》或作𨅌,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