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胫鹤膝


   指事物各有长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ú jìng hè xī
成语注音 ㄈㄨˊ ㄐ一ㄥˋ ㄏㄜˋ ㄒ一
成语简拼 fjhx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鳬脛鶴膝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事物各有长短。


成语示例


清·无名氏《帝城花样·琯霞传》:“冠卿年亦有凫胫鹤膝之诮。”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骈拇》:“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成语典故

源见“断鹤续凫”。谓事物各有长短,天性使然,不可随意损益。清无名氏《帝城花样.琯霞传》:“冠卿年亦有凫胫鹤膝之诮。” 并列 比喻事物各有长短,自然使成,不可任意损益。语本《庄子·骈拇》:“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膝虽长,断之则悲。”清·无名氏《帝城花样·琯霞传》:“寇卿年亦有~之诮。”△多用于规律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水鸟,俗称“野鸭”,似鸭,雄的头部绿色,背部黑褐色,雌的全身黑褐色,常群游湖泊中,能飞。 同“浮”。 〔~茈〕古书上指“荸荠”。 同“洑”。

小腿,从膝盖到脚跟的一段:~骨。

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盖骨(亦称“髌骨”)。护~。屈~。~眼。~下(子女幼时依偎于父母的膝下,因以“膝下”表示幼年。后用作对父母的敬辞)。奴颜卑~。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膝』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息七切,音悉。 《說文》脛頭卪也。本作厀。 《徐曰》今俗作膝。膝,人之節也。 《釋名》膝,伸也,可屈伸也。 《儀禮·旣夕》袂屬,幅長下膝。  又《韻會》楯名。 《揚子·方言》矛骹細如鴈脛者,謂之鶴膝。 《唐書·王志愔傳》鶴膝犀渠。 《左思·吳都賦》家有鶴膝。  又齧膝,良馬名。 《前漢·王褒傳》駕齧膝。 《註》孟康曰:良馬,低頭口至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