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出处殊途”。谓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
亦作“出处殊途”。谓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 离开:~发。~轨。~嫁。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 发生:~事。 显露:~现。~名。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来到:~席。~勤。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 显得量多:这米~饭。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不同:~途同归。悬~。 特别,很:~功。~荣。~勋。特~。 断,绝:~死。 超过:“母氏年~七十”。
使颜色或油漆等附着在上面:~饰。~漆。~抹。 乱写:~鸦。 用笔抹上或抹去:~改。~窜。~乙。 泥泞:~炭。 河流或海流夹杂的泥沙在地势较平的河流入海处或海岸附近沉积而成的浅海滩:海~。滩~。 同“途”。 姓。
《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𠀤春入聲。 《說文》進也。 《廣韻》見也,遠也。 《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 又生也。 《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 《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 《註》秦康公,晉之甥也。 又《周禮·秋官·大司𡨥》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 《註》出謂越獄逃亡也。 又《增韻》斥也。 《正韻》亦作黜絀。 又《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𠀤推去聲。自中而外也。 又《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 又叶尺僞切,吹去聲。 《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 又叶敕律切,音黜。 《馬融·圍棋賦》熒惑窘乏兮無令詐出,深念遠慮兮勝乃可必。 又《韻補》叶側劣切,音茁。 《曹植·卞后誄》詳惟聖善,岐嶷秀出。德配姜嫄,不忝先哲。 又叶赤知切,音侈。 《穆天子傳·西王母謠》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閒之。 又叶赤至切,音熾。 《楚辭·九章》竊快在其中心兮,揚厥憑而不竢。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 《靈樞經》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字彙補》傳奇中一迴爲一齣,俗讀作尺。或云本是齝字,譌作齣也,蓋齝,乃食之已久,復出嚼之。今傳奇進而復出,故有取于齝云。
『殊』《唐韻》市朱切《集韻》《韻會》慵朱切《正韻》尚朱切,𠀤音殳。 《說文》死也。漢令曰:蠻夷長有罪,當殊之。 《莊子·在宥篇》殊死者相望也。 《註》廣雅曰:殊,斷也。司馬云決也。一曰誅也。《字林》云死也。 《前漢·宣帝詔》赦殊死以下。 又絕也。 《前漢·宣帝詔》骨肉之親,粲而不殊。 《師古註》粲,明也。殊,絕也。明於仁恩,不離絕也。 《前漢·韓信傳》軍皆殊死戰。 《師古註》殊,絕也。謂決意必死。 又斷絕也。 《左傳·昭二十三年》斷其後之木而弗殊。 又傷而未絕也。 《史記·蘇秦傳》齊大夫與蘇秦爭寵,使人刺蘇秦,不死,殊而走。 又別也,異也。 《易·繫辭》天下同歸而殊塗。 《禮·大傳》殊𡽪號,異器械。 又過也。 《後漢·梁竦傳》母氏年殊七十。 《註》殊,猶過也。 又語詞。 《詩·魏風》殊異乎公路。 又殊庭,蓬萊仙人庭也。 《前漢·郊祀志》將以望祀蓬萊之屬,幾至殊庭。 又叶時流切,音酬。 《陳琳詩》沈淪衆庶閒,與世無有殊。紆鬱懷傷結,舒展有何由。
『涂』《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都切,音徒。水名。 《說文》水出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澠。 又水名。 《水經注》涂水,出陽邑東北大嵰山。 又溝涂也。 《周禮·地官·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涂。 《註》涂容乗車一軌。 又同塗。 《周禮·夏官·司險》設國之五溝五涂。 《註》五涂徑畛。涂,道路也。 又堂涂也。 《爾雅·釋宮》堂涂謂之陳。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堂涂十有二分。 《註》謂階前。若今令甓祴也。 《疏》令甓。塼也。祴,塼道也。 又《玉篇》涂涂,露厚貌。 又《爾雅·釋天》十二月爲涂月。 又石名。 《山海經》箕尾之山多涂石。 又《廣韻》直魚切《集韻》陳如切,𠀤音除。水名。與滁同。 《晉書·宣帝紀》王淩詐言吳人塞涂水。涂水卽滁水。 又《集韻》《韻會》𠀤直加切,音秅。沮洳也。一曰飾也。 又《集韻》余遮切,音耶。涿涂,山名,見《史記·匈奴傳》。 又與余同。涂吾,水名。 《山海經註》漢元狩二年,馬出涂吾水中。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都切,音徒。泥也。 《書·禹貢》塗泥。見土字註。 又《爾雅·釋詁》路旅,塗也。 《張衡·西京賦》參塗夷庭。 《註》參塗,郭門之三道。 《潘岳·藉田賦》啓四塗之廣阡。 又杜也,杜塞孔穴也。 《書·梓材》惟其塗墍茨。 《詩·小雅》如塗塗附。 又污也。 《莊子·讓王篇》夷齊曰:周以塗吾身。不如避之以潔吾行。 又厚貌。 《楚辭·九歎》白露紛以塗塗。 《謝朓·酬王晉詩》塗塗晚露稀。 又《禮·檀弓》菆塗龍輴以椁。 又塗車,明器也。 《禮·檀弓》塗車芻靈。自古有之。 又糊塗,不分曉也。 《宋史·呂端傳》太宗欲相端,或言端爲人糊塗。帝曰: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又塗乙,攺竄也。 《隋百官志》給事中掌侍左右分判省事,詔敕有不便者,塗竄奏還,謂之塗歸。 《李義山韓𥓓詩》點竄堯典舜典字,塗攺淸廟生民詩。 又塗山,國名。在壽春界巢縣東北。 《書·益稷》娶于塗山。 《連山易》禹娶塗山氏女,名攸。 《史記·夏本紀》禹會諸侯塗山,今山前有禹會村。 《蘇軾·有禹會村詩》。俗謂塗山在會稽,渝州,濠州,當塗,九江,及三巴之江州,𠀤非。 又山名。 《山海經》天帝山之西南曰臯塗之山。 又三塗,太行轘轅崤澠也。 《馬融·廣成頌》右矕三塗。左槩嵩嶽。矕視也。 又姓。見《統譜》。 又《集韻》徒故切,音渡。 《張衡·思玄賦》雲師𩅾以交集兮,凍雨沛其灑塗。𨏢琱輿而樹葩兮,擾應龍以服路。 又《廣韻》宅加切《集韻》直加切,𠀤音茶。沮洳也。一曰飾也。 《前漢·東方朔傳》諧語曰:老柏塗。 《柳宗元詩》善幻迷冰火,齊諧笑柏塗。東門牛屢飯,中散蝨空爬。 又叶他魯切,音土。 《史記·龜筴傳》周流天下,還復其所。上至蒼天,下薄泥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