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秉承先人的遗训。
谓秉承先人的遗训。
王闿运《常公神道碑》:“公体山川之醇气,禀玉石之上灵,凿柱取书,安弦习礼。”
谓秉承先人的遗训。王闿运《常公神道碑》:“公体山川之醇气,禀玉石之上灵,凿柱取书,安弦习礼。”参见“凿楹纳书”。 连动 凿,打孔。在柱子上打孔,取出前人珍藏的书籍。比喻秉承先人遗训。王闿运《常公神道碑》:“公体山川之醇气,禀玉石之上灵,~,安弦习礼。”※凿,不读作zuò。△褒义。多用于描述继承先辈遗训方面。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子。~石。顶梁~。 形状像柱子的东西,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水~。~臣(对国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
拿:索~。~书。~款。窃~。 选择:选~。~材。~景。~道。~样。 采用:采~。听~。吸~。可~。~精用弘。 得到,招致:获~。~经。~偿。~悦。 消去:~消。~缔。
《唐韻》《韻會》《正韻》直主切《集韻》重主切,𠀤除上聲。 《說文》楹也。 《廣雅》楹謂之柱。 《前漢·成帝紀》腐木不可以爲柱。 又底柱,山名。 《書·禹貢》東至于底柱。 又上柱國、柱下史。皆官名。 《戰國策》爵爲執珪,官爲柱國。 《漢官儀》侍御史爲柱下史。 又《前漢·禮樂志》柱工員二人。 《註》柱工,主箏瑟之柱。 又應劭曰:柱下史法冠,一曰柱後,以鐵爲柱也。 《蔡邕·獨斷》柱後惠文冠。 又《唐韻》知庾切《集韻》《正韻》冢庾切,𠀤音主。柱夫,草名。 《爾雅·釋草》柱夫,搖車。 又《集韻》《類篇》《韻會》𠀤株遇切,音駐。與拄通。掌也,刺也。 《前漢·朱雲傳》連柱五鹿君。 又枝柱曰柱。 《韓愈·王適墓銘》鼎也不可以柱車,馬也不可以守閭。
『取』《唐韻》七庾切《集韻》《韻會》《正韻》此主切,𠀤娶上聲。 《說文》捕取也。从又耳。 《玉篇》資也,收也。 《廣韻》受也。 《增韻》索也。 《禮·儒行》力行以待取。 《史記·魯仲連傳》爲人排難解紛,而無取也。 《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 又《韻會》凡克敵不用師徒曰取。 又《前漢·王莽傳》考論五經,定取禮。 《註》師古曰:取,讀曰娶。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逡須切,音趨。 《集韻》取慮,縣名,在臨淮。 又《集韻》雌由切,音秋。 《前漢·地理志》𨻰留浚儀。 《註》師古曰:取慮,縣名。音秋盧。取又音趨。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此苟切,音趣。 《杜甫·遭田父泥飮詩》今年大作社,拾遺能住否。呌婦開大瓶,盆中爲吾取。感此氣揚揚,須知風化首。 又《正韻》索也。 《詩·小雅》如酌孔取。 《箋》謂度所勝多少。 又《六書本義》𦥔通用伸,伸通取。訓索,取轉聲,與娶趣字同。 又《古文奇字》朱謀㙔曰:古文取,疑當从与聲。人與而我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