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无恙


   别:离别;恙:病。指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ié lái wú yàng
成语注音 ㄅ一ㄝˊ ㄌㄞˊ ㄨˊ 一ㄤˋ
成语简拼 blwy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别來無恙
成语英文 trust you have been well since we parted
成语日文 その後いかがですか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别:离别;恙:病。指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示例


(蒋)干曰:“公瑾别来无恙?”(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干曰:‘公瑾别来无恙!’”


成语典故

恙:病,灾。分手以来,一切都好吧。久别重逢时问候的话。《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门吏忽报:‘有客特来相访。’……法正曰:‘莫非彭永吉乎?’升阶视之。其人跃起曰:‘孝直(法正)别来无恙!’”《东周列国志》第十五回:“管夷吾(仲)见小白端坐车中,上前鞠躬曰:‘公子别来无恙,今将何往?’”《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李慈铭〈蓬莱驿〉》:“仇君别来无恙?……本帅闻得你在这里甚著能名。” 偏正 恙,病。分别以来一切安好,平安无事。清·李慈铭《蓬莱驿》:“仇君~? ……本帅闻得你在这里甚著能名。”△褒义。多用作别后通信或重逢时间问候语。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分离:~离。~情。~绪(离别时离别后的情感)。分~。告~。久~重逢。分门~类。 差别:霄壤之~。 分类:类~。性~。职~。级~。派~。 另外的:~人。~号。~字。~墅。~论。~开生面。 卡住,插住,绷住:~针。~花。 不要,不准:~动。

病:安然无~。偶染微~。别来无~。 忧:“何~不已”。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无』

《唐韻》武夫切,音巫。 《說文》𣞣,亡也。奇字,无通𣞣。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 《易·乾卦》无咎。 《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 《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 《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𠀤音巫。 《說文》亡也。 《玉篇》不有也。 《書·舜典》剛而無虐,𥳑而無傲。  又《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又《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 《註》虛無皆有閒隙。 《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又《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 《註》無,猶不也。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又姓。 《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又《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又文無,藥名。 《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又《說文奇字》作无。 《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又《集韻》或作亡。 《詩·衞風》何有何亡。  又通作毋。書,無逸。 《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又通作毛。 《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 《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 《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 《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又《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 《集韻》無或作橆。韻會,𣞣本古文蕃𣞣字。篆借爲有無字。李斯變隷變林爲四點。〇按說文𣠮,从亡無聲,在亡部。至蕃橆之橆,在林部。音義各別,不云相通。且有無與蕃橆義尤相反,不應借用。玉篇集韻韻會俱非。韻會蕃橆作蕃𣞣,尤非。  又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又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恙』

《唐韻》《韻會》《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𠀤音漾。 《爾雅·釋詁》恙,憂也。 《疏》恙者,聘禮云:公問君,賔對公再𢪙,鄭註云:𢪙其無恙。郭云:今人云無恙,謂無憂也。 《廣韻》憂也,病也。  又噬蟲,善食人心。 《風俗通》噬蟲能食人心。古者草居,多被此毒,故相問勞曰無恙。如戰國策,趙威后問齊使曰:王亦無恙。說苑,魏文侯語倉庚曰:擊無恙。前漢,武帝報公孫弘曰:何恙不已。晉書文苑,顧愷之與殷仲堪箋,布帆無恙。隋書,日本遣使致書皇帝無恙。皆問勞之辭也。  又叶余章切,音羊。 《楚辭·九辯》計專專之不可犯兮,願遂推而爲臧。賴皇天之厚德兮,還及君之無恙。◎按恙㺊二義。一爲蟲,一爲獸。廣韻玉篇分註甚明,自神異經合而一之。字書混引,輟耕錄辨之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