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伪装,粉饰,拚命钻营的丑态
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三回:“南京政府里的官员,大都削尖脑袋,使出浑身解数钻门路巴结北京政府中那些有权有势的大臣。”
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苹果皮。~铅笔。 打乒乓球时用球拍平而略斜地击球:~球。
义同削(xiāo),用于一些复合词:~铁如泥。~足适履。 减少;减弱:~减。~弱。 除去:~职为民 。 搜刮;掠取:剥~。
锐利的末端或细小的部分:~锐。~刻(说话尖酸刻薄)。~酸。打~。~端。 感觉敏锐:眼~。 声音高而细:~脆。~嫩。 出类拔萃的人或事物:技术~子。
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髓。~子(❶脑;❷指思考、记忆等能力)。~筋。~海。~际。~壳。~颅。~神经。~下垂体。~积水。~溢血。电~。 头:~袋。~壳。头昏~胀。~满肠肥。 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儿。 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薄荷~。
用布或皮做的盛东西的器物:~子。布~。衣~。口~。旅行~。 量词,用于袋装的东西和水烟、旱烟:一~儿面粉。一~烟。
《唐韻》《正韻》息約切《集韻》思約切,𠀤相入聲。 《說文》鞞也。从刀,肖聲。一曰析也。 《徐曰》今人音笑。刀之匣也。 又《玉篇》刻治也。 《增韻》刮削也。 《詩·大雅》削屢馮馮。 《註》牆成而削治重復也。 又小侵也。 《書·君𨻰》無倚法以削。 又弱也。 《孟子》魯之削也滋甚。 又奪除也。 《禮·王制》君削以地。 又器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築氏爲削,長尺博寸,合六而成規。 《註》今之書刀。 《疏》古者未有紙筆,則以削刻字。至漢雖有紙筆,仍有書刀,是古之遺法也。 又《集韻》仙妙切《正韻》蘇弔切,𠀤音笑。刀室也。 《前漢·貨殖傳》質氏以酒削而鼎食。 《註》師古曰:削謂刀劒室也。人有刀劒室,惡者爲酒濯,令更新也。 《集韻》本作韒,或作鞘𤿨。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所敎切,音稍。 《周禮·天官》家削之賦。 《註》二百里家削。 《疏》家削之賦者,謂二百里之內地名削,其中有大夫采地,謂之家,故名家削。 《集韻》本作𨛍,通作稍。 又《集韻》七削切,音峭。削格,所以施羅綱也。 又叶息七切,音悉。 《蘇軾·榧子詩》𣂪爲君倚几,滑淨不容削。物微興不淺,此贈毋輕擲。
『尖』《廣韻》《集韻》子廉切《韻會》《正韻》將廉切,𠀤音漸。 《說文》楔也。本作櫼。 《徐曰》謂簪也,㨝也,从小下大,爲櫼字。今作尖,末銳也,小也。 《杜甫·送張參軍赴蜀州詩》兩行秦樹直,萬點蜀山尖。 又《韓愈·苦寒詩》萌芽夭勾尖。 又《五代史》李崧言,鎭太原非石敬塘不可。敬塘深德之,曰:爲浮圖者,必合其尖,蓋欲崧始終成巳也。 玉尖,十尖,指也。 《楊維楨詩》玉尖搦管蘸香雲。 《又》十尖盡換紅鴉觜。 又尖尖。 《章孝標詩》還似天台新雨後,小峯雲外碧尖尖。
『袋』《唐韻》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𠀤音代。 《玉篇》囊屬。 《干祿字書》作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