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掉官职,降为平民。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九回:“王黼大怒,将宋昭削职为民。”
削:革除。撤掉官职,降为平民。《水浒后传》第十九回:“王黼大怒,将宋昭削职为民。”
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苹果皮。~铅笔。 打乒乓球时用球拍平而略斜地击球:~球。
义同削(xiāo),用于一些复合词:~铁如泥。~足适履。 减少;减弱:~减。~弱。 除去:~职为民 。 搜刮;掠取:剥~。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 指人或人群:居~。~族。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 某族的人:汉~。回~。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 非军事的:~品。~航。 同“苠”。
《唐韻》《正韻》息約切《集韻》思約切,𠀤相入聲。 《說文》鞞也。从刀,肖聲。一曰析也。 《徐曰》今人音笑。刀之匣也。 又《玉篇》刻治也。 《增韻》刮削也。 《詩·大雅》削屢馮馮。 《註》牆成而削治重復也。 又小侵也。 《書·君𨻰》無倚法以削。 又弱也。 《孟子》魯之削也滋甚。 又奪除也。 《禮·王制》君削以地。 又器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築氏爲削,長尺博寸,合六而成規。 《註》今之書刀。 《疏》古者未有紙筆,則以削刻字。至漢雖有紙筆,仍有書刀,是古之遺法也。 又《集韻》仙妙切《正韻》蘇弔切,𠀤音笑。刀室也。 《前漢·貨殖傳》質氏以酒削而鼎食。 《註》師古曰:削謂刀劒室也。人有刀劒室,惡者爲酒濯,令更新也。 《集韻》本作韒,或作鞘𤿨。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所敎切,音稍。 《周禮·天官》家削之賦。 《註》二百里家削。 《疏》家削之賦者,謂二百里之內地名削,其中有大夫采地,謂之家,故名家削。 《集韻》本作𨛍,通作稍。 又《集韻》七削切,音峭。削格,所以施羅綱也。 又叶息七切,音悉。 《蘇軾·榧子詩》𣂪爲君倚几,滑淨不容削。物微興不淺,此贈毋輕擲。
『民』《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彌鄰切,音泯。 《說文》衆萌也。言萌而無識也。 《易·師卦》君子以容民畜衆。 《書·咸有一德》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治。 《禮·緇衣》民以君爲心,君以民爲體。 又四民。 《穀梁傳·成元年》古者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 《註》德能居位曰士,辟土植穀曰農,巧心勞手成器物曰工,通財貨曰商。 又司民,星名。 《周禮·秋官·司民》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獻其數于王。 《註》司民,軒轅角也。 《釋文》軒轅十七星,如龍形,有兩角,角有大民、小民。 又官名。 《周禮·秋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自生齒以上,皆書於版。 又民曹,漢官名。 《後漢·百官志》民曹尚書主凡吏上書事。 《註》《蔡質·漢舊儀》曰:典膳治功作,監池、苑囿、盜賊事。 又民部,今戸部也。 《文獻通考》漢置尚書郞四人,其一人主財帛委輸。至魏文帝,置度支尚書寺,專掌軍國支計。吳有戸部,晉有度支,皆主筭也。後周置大司徒卿一人,如《周禮》之制,隋初有度支尚書,則幷後周民部之職。開皇二年,改度支爲民部。永徽初,改民部爲戸部。 又北方有比肩民,見《爾雅·釋地》。南方有裸民,見《呂氏春秋》。 又白民國,白身,背有角,乗之壽二千歲。羽民國,其民皆生羽毛。卵民國,其民皆生卵。毛民國,其民皆生毛。 又有勞民、搖民、壎民、盈民、臷民、蜮民諸國,𠀤見《山海經》。 又鶴民國,人長三寸,日行千里,見《窮神祕苑》。 又姓,見《姓苑》。 又叶鄰知切,音離。 《夏禹襄陵操》洪水滔天,下民愁悲。上帝愈咨,三過吾門不入。父子道衰,嗟嗟不欲煩下民。 又叶彌延切,音眠。 《楊方·合歡詩》齊彼蛩蛩獸,舉動不相捐。生有同穴好,死成倂棺民。 《六書略》民,象俯首力作之形。○按民字之義非一。有總言人者,《詩》天生蒸民,厥初生民。是也。有對君而言者,《書》民惟邦本。是也。有別於在位而言者,《詩》宜民宜人。註:人謂臣,民謂衆庶。是也。有對幽而言者,《論語》務民之義,《左傳》先成民而後致力于神。是也。有對已而言者,《詩》民莫不穀,我獨于罹。是也。有對農而言者,《漢·食貨志》粟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是也。况四民兼士農工商,豈力田始稱民乎。《六書略》之說穿鑿,不可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