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觚为圆


   雕琢方正为滚圆。比喻磨砺个性,改变不良行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iāo gū wéi yuán
成语注音 ㄒ一ㄠ ㄍㄨ ㄨㄟˊ ㄩㄢˊ
成语简拼 xgwy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雕琢方正为滚圆。比喻磨砺个性,改变不良行为。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一首》:“盖在于秉钧轴之枢,握刀尺之要,划邪为正,削觚为圆。”


成语典故

见“刓方为圆”。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一首》:“古之善为宰相者……盖在于秉钧轴之枢,握刀尺之要;刬邪为正,~;能使善之必迁,不谓善之尽有,能使恶之必改,不谓恶之尽无。”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苹果皮。~铅笔。 打乒乓球时用球拍平而略斜地击球:~球。

义同削(xiāo),用于一些复合词:~铁如泥。~足适履。 减少;减弱:~减。~弱。 除去:~职为民 。 搜刮;掠取:剥~。

古代酒器,青铜制,盛行于中国商代和西周初期,喇叭形口,细腰,高圈足。 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操~。 棱角:“甘泉泰畤紫坛,八~宣通象八方”。 剑柄:“操其~,招其末”。 古同“弧”,独立不群。

从中心点到周边任何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的形:~形。~圈。~周。~锥。~柱。 完备,周全:~满。~全。 使之周全:自~其说。~谎。~场。 占梦以决吉凶:~梦。 宛转,滑利:~滑。~润。 运转无碍:~熟。~通。 货币单位。亦作“元”。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削』

《唐韻》《正韻》息約切《集韻》思約切,𠀤相入聲。 《說文》鞞也。从刀,肖聲。一曰析也。 《徐曰》今人音笑。刀之匣也。  又《玉篇》刻治也。 《增韻》刮削也。 《詩·大雅》削屢馮馮。 《註》牆成而削治重復也。  又小侵也。 《書·君𨻰》無倚法以削。  又弱也。 《孟子》魯之削也滋甚。  又奪除也。 《禮·王制》君削以地。  又器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築氏爲削,長尺博寸,合六而成規。 《註》今之書刀。 《疏》古者未有紙筆,則以削刻字。至漢雖有紙筆,仍有書刀,是古之遺法也。  又《集韻》仙妙切《正韻》蘇弔切,𠀤音笑。刀室也。 《前漢·貨殖傳》質氏以酒削而鼎食。 《註》師古曰:削謂刀劒室也。人有刀劒室,惡者爲酒濯,令更新也。 《集韻》本作韒,或作鞘𤿨。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所敎切,音稍。 《周禮·天官》家削之賦。 《註》二百里家削。 《疏》家削之賦者,謂二百里之內地名削,其中有大夫采地,謂之家,故名家削。 《集韻》本作𨛍,通作稍。  又《集韻》七削切,音峭。削格,所以施羅綱也。  又叶息七切,音悉。 《蘇軾·榧子詩》𣂪爲君倚几,滑淨不容削。物微興不淺,此贈毋輕擲。

『觚』

《唐韻》古乎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𠀤音孤。 《說文》鄕飮酒之爵也。一曰觴受三升者謂之觚。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飮器,觚三升。 《註》觚,當爲觶。 《疏》禮器制度云:觚大二升,觶大三升。故鄭从二升觚,三升觶也。 《韓詩外傳》二升曰觚。觚,寡也。飮當寡少。 《論語》觚不觚。 《疏》觚者,禮器,盛酒二升。  又方也。 《周禮·天官·小宰疏》兵書有譎觚之人,謂譎詐桀出,觚角非常也。 《史記·酷吏傳》漢興,破觚爲圜。 《莊子·大宗師》與乎其觚而不堅也。 《註》所守方而不固執也。  又法也。 《揚子·太𤣥經》占之以其觚。 《註》占之以法,謂經緯之休咎也。  又角也。 《前漢·律歷志》其算法用竹,徑一分長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爲一握。 《蘇林曰》六觚,六角也。  又《郊祀志》八觚宣通,象八方。 《師古曰》觚,角也。 《服虔曰》八觚,如今社壇也。  又竈額也。 《困學紀聞》仲尼讀春秋,老耼據竈觚而聽。  又劒拊也。 《新論·思愼篇》令提劒鋒而掉劒觚,必刎其指,而不能以陷腐木。  又官名。 《魏志·東夷倭人傳》伊都國官曰爾支,副曰泄謨觚、柄渠觚。  又奴國官曰兕馬觚。  又人名。 《北史·魏獻明皇后傳》后少子秦王觚。  又觚竹城,在遼西。 《爾雅·釋地》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 《註》觚竹在北。  又鶉觚,縣名。見《晉書·地理志》唐更名靈臺,屬涇州。 《前漢書》作鶉孤。  又通作柧。 《班固·西都賦》上觚棱而棲金爵。 《註》觚,八觚有隅者也。一曰堂殿上最高轉角處。 《後漢書》作柧棱。  又通作䉉。 《陸機·文賦》或操觚以率爾。 《註》觚,木之方者,古人用之以書,猶今之𥳑也。 《韻會》竹𥳑也。與䉉通。  又通作菰。 《前漢·司馬相如·子虛賦》蓮藕觚盧。 《張晏曰》觚盧,扈魯也。 《史記》作菰蘆。 《說文》本作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