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前仆后继”。
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面。~边。~方。面~。~进。~程。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以~。~人。~此。~科。~嫌。~言。~车之鉴。 顺序在先的:~五名。 向前行进:勇往直~。
向前跌倒:~倒。前~后继。
跌倒:屡~屡起。 倒毙,僵死,破灭:~其国家。~毙不振。
《唐韻》昨先切《集韻》《韻會》《正韻》才先切,𠀤音錢。 《增韻》前,後之對。 又進也。 《廣韻》先也。 又《禮·檀弓》我未之前聞也。 《註》猶故也。 又《儀禮·特牲》祝前主人降。 《註》前猶導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淺切,湔上聲。 《說文》齊斷也。俗作剪。 又《正韻》淺黑色。 《周禮·春官·巾車》木路前樊,鵠纓。 《註》前,讀爲緇翦之翦。淺黑也。 又《韻補》叶慈鄰切,淨平聲。 《劉向·九歎》陸魁堆以蔽視兮,雲冥冥而暗前。山峻高以無垠兮,遂曾閎而廹身。
『仆』《唐韻》《集韻》《韻會》芳遇切《正韻》芳故切,𠀤音赴。偃也,僵也。 《唐書·房杜傳贊》興仆植僵。 又《集韻》普木切,音攴。義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敷救切,否去聲。頓也。 《唐韻》《集韻》《韻會》𠀤蒲沃切,蓬入聲。 《說文》給事者。 《禮·禮運》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僕。 《周禮·春官》車僕掌戎路。廣車,闕車,苹車,輕車之萃。 《註》車僕,主供副車者。僕猶御也,萃猶副也。謂供副車,以待乏用也。五車皆兵車也。 又司僕,官名。 《五代史·百官志》唐龍朔中,改太保曰司馭,又改爲司僕。齊職儀衆僕之長曰太僕,掌輿馬。明制有太僕寺。 又御車曰僕。 《論語》冉有僕。 又僕隷,賤役。 《左傳·僖二十四年》秦伯送衞于晉三千人,實紀綱之僕。 又自謙之辭。 《前漢·韋玄成傳》自稱爲僕,𤰞辭也。 又辱也。 《戰國策》傳命僕官。 又徒也。 《莊子·則陽篇》仲尼曰:是聖人僕也。 《註》猶言聖人之徒也。 又僕僕,煩猥貌。 又附也。 《詩·大雅》君子萬年,景命有僕。 又隱也。 《左傳·昭七年》楚芋尹無宇曰:吾先君文王,作僕區之法,曰:盜所隱器,與盜同罪。 《註》僕區,𠛬書名。區,匿也,作爲隱匿亡人之法。 又虎僕,獸名。 《博物志》羽民國有獸,文似豹,名虎僕,毛可爲筆。 又僕纍,蝸牛也。 《山海經》靑要之山,多僕纍蒲盧。 《註》僕纍一名蚹贏。蒲盧,細腰蟲,蠮螉也。 又姓。漢僕朋,宋僕斗,南明僕淮。 又《集韻》普木切,音撲。羣飛貌。 《莊子·天運篇》蚉蝱僕緣。 又叶鼻墨切,音匐。 《柳宗元·佩韋賦》尼父戮齊而誅卯兮,本柔仁以作極。蘭竦顏以誚秦兮,入降廉猶臣僕。
『后』《唐韻》《集韻》《正韻》胡口切《韻會》很口切,𠀤音後。 《說文》繼體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發號者,君后也。 《書·仲虺之誥》徯我后。 《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 《禮·檀弓》夏后氏堲周。 《疏》夏言后者,白虎通云以揖讓受于君,故稱后。 又《禮·曲禮》天子有后。 《疏》后,後也。言其後于天子,亦以廣後胤也。 《白虎通》商以前皆曰妃,周始立后。正嫡曰王后,秦漢曰皇后,漢祖母稱太皇太后,母稱皇太后。 又諸侯亦稱后。 《書·舜典》班瑞于羣后。 又古者君稱臣亦曰后。 《書·舜典》汝后稷,播時百穀。 《疏》國語云:稷爲天官,單名爲稷,尊而君之,稱爲后稷。 又《畢命》三后協心。 《註》謂周公君𨻰畢公也。 又《書·武成》告于皇天后土。 《傳》后土,社也。 《左傳·昭二十九年》土正曰后土。 《註》土爲羣物主,故稱后也。其祀句龍焉,在家則祀中霤,在野則爲社。 《正韻》后土,亦取厚載之義。 又姓。 《史記·仲尼弟子傳》后處字子里。 《前漢·儒林傳》后倉字近君。 又與後通。 《禮·曲禮》再拜稽首,而后對。 又《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𠀤音𠋫。義同。 又叶後五切,音戸。 《蔡邕·胡黃二公頌》允兹漢室,誕育二后。曰胡曰黃,方軌齊武。 《陸雲·漢高盛德頌》咸陽克殄,旣係秦后。峩峩阿房,乃淸帝宇。○按詩本音云:《周頌》宣哲維人,文武維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後。后後俱音戸,後人誤入四十五厚韻,故於《唐韻》正中歷引經集証之。然自《玉篇》以後,后在厚韻相沿已久,不得不以後五切爲叶音矣。 《唐韻》《正韻》胡口切《集韻》《韻會》很口切,𠀤音厚。 《說文》遲也。从彳幺夂者,後也。 《徐鍇曰》幺,猶𦌾躓之也。 《玉篇》前後也。 《廣韻》先後也。 《詩·小雅》不自我先,不自我後。 又後嗣也。 《禮·哀公問》子也者,親之後也。 《書·蔡仲之命》垂憲乃後。 《左傳·桓二年》臧孫達其有後于魯乎。 又《集韻》亦姓。 又《韻會》然後,語辭。 又《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𠀤厚去聲。 《增韻》此後於人,不敢先而後之,先此而後彼之後也。 《老子·道德經》自後者,人先之。 《論語》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又《詩·大雅》予曰有先後。 《傳》相導前後曰先後。 又《廣雅》娣姒,先後也。 《前漢·郊祀志》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於先後宛若。 《註》兄弟妻相謂曰先後,古謂之娣。今關中俗呼爲先後,吳楚呼爲妯娌。 又叶後五切,胡上聲。 《揚雄·趙充國圖畫頌》在漢中興,充國作武。赳赳桓桓,亦紹厥後。
『踣』《唐韻》蒲北切《集韻》鼻墨切《正韻》步墨切,𠀤音匐。 《說文》僵也。 《爾雅·釋言》斃,踣也。 《疏》斃,又謂之踣。 《周禮·秋官·掌戮》凡殺人者踣諸市,肆之三日。 《註》踣,僵尸也。 《左傳·襄十一年》與晉踣之。 《註》僵也。 又《集韻》蒲枚切,音裴。 又蒲𠋫切,音抷。義𠀤同。 又《廣韻》《集韻》𠀤匹𠋫切,音㰴。與仆同。 《莊子·外物篇》申徒狄因以踣河。 《呂氏春秋》將欲踣之,必高舉之。 又《集韻》芳遇切,音赴。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