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馥残膏


   女子妆后所剩的脂粉。指闺中之作。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èng fù cán gāo
成语注音 ㄕㄥˋ ㄈㄨˋ ㄘㄢˊ ㄍㄠ
成语简拼 sfcg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剩馥殘膏
成语英文 the lasting fragrance of a broken grease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女子妆后所剩的脂粉。指闺中之作。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9回:“铜琶铁板声声恨,剩馥残膏字字哀。”


成语典故

女子妆后所剩的脂粉。指闺中之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铜琶铁板声声恨,剩馥残膏字字哀。” 并列 馥,香气。膏,油脂。剩余的香气和油膏。指女子妆后剩下的脂粉。转指闺中的作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49回:“铜琶铁板声声恨,~字字哀。”△含褒义。用于与女子有关的事物。→残膏剩馥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多余,余留下来的:~余。~菜。~货。~勇(余勇,如“宜将~~追穷寇”)。~水残山。所~无几。就~他一个人。

香气:~~(香气浓烈)。~郁(香气浓烈)。

肥,肥肉:~粱(肥肉、细粮)。~腴。~沃。 脂油:春雨如~。~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病入~肓。

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上:~油。 把毛笔蘸上墨汁在砚台边上掭:~笔。~墨。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剩』

《唐韻》食證切,音乘。長也。 《玉篇》不啻也。 《高適贈杜二拾遺詩》聽法還應難,尋經剩欲翻。

『馥』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房六切,音伏。 《廣韻》香氣芬馥。  又人名。冀州牧韓馥,見《後漢·袁紹傳》。  又《廣韻》符逼切《集韻》弼力切,𠀤音愎。義同。  又《潘岳·射雉賦》彳亍中輟,馥焉中鏑。 《註》馥,中鏃聲也。  又《集韻》拍逼切,音堛。義同。

『膏』

《唐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正韻》姑勞切,𠀤音高。 《說文》肥也。 《韻會》凝者曰脂,澤者曰膏。一曰戴角者脂,無角者膏。 《元命包》膏者,神之液也。 《易·鼎卦》雉膏不食。 《晉語》不能爲膏,而祗離咎也。 《註》膏,肥也。 《又》夫膏𥹭之性,難正也。 《註》膏,肉之肥者。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狶膏棘軸。 《註》狶膏,豬脂也。  又《博雅》人一月而膏。 《左傳·成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 《註》心下爲膏。  又《正韻》澤也。 《博雅》膏,滑澤也。 《易·屯卦》屯其膏。 《疏》正義曰:膏謂膏澤也。  又脣脂,以膏和丹作之,亦曰膏。 《詩·衞風》豈無膏沐,誰適爲容。  又甘也。 《禮·禮運》天降膏露。 《註》膏,猶甘也。  又凡樹理之白者皆曰膏。 《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膏物。 《註》鄭司農曰:膏物,謂楊柳之屬,理致且白如膏。  又五穀之滑者皆曰膏。 《山海經》西南黑水之閒,有廣都之野,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 《註》郭曰:言味好,皆滑如膏。  又《唐韻》古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號切,𠀤音誥。潤也。 《詩·曹風》芃芃黍苗,隂雨膏之。 《釋文》膏,古報反。 《禮·內則》脂膏以膏之。 《釋文》膏之,古報反。◎按劉鑑經史動靜字音,凡脂膏之膏則讀平聲,用以潤物曰膏,則讀去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