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敌千钧


   敌:抵挡;钧:古代重量单位,合当时三斤。形容力气大,能抵挡住几万斤。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ì dí qiān jūn
成语注音 ㄌ一ˋ ㄉ一ˊ ㄑ一ㄢ ㄐㄨㄣ
成语简拼 ldqj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力敵千鈞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敌:抵挡;钧:古代重量单位,合当时三斤。形容力气大,能抵挡住几万斤。



反义词



成语示例


余秋雨《关于嫉妒》:“他们可能才高八斗、力敌千钧,但深知一旦让嫉妒的目光在自己身上聚集,一切都会化为灰烬。”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书·叙传上》:“良乐轶能于相,驭乌获抗力于千钧。”


成语典故

主谓 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为三十斤。力气能抵挡数万斤。形容力气很大。语本《汉书·叙传上》:“良乐轶能于相,驭获抗力于千钧。”△多用于力量方面。→力大无穷 力敌万夫 ?力不能支力不自胜 精疲力尽 筋疲力尽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气。~量。 一切事物的效能:视~。生产~。控制~。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学。作用~。保守~。 用极大的力量:尽~。~挫。~挽狂澜。 姓。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人。~方。~寇。 指敌人:~后。~情。~酋。~特。轻~。克~制胜。 抵挡:寡不~众。 相当:势均力~。匹~。~手(能力相等的对手)。 仇视:~意。“诸侯~王所忾”。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克(即一公斤)。~米(即一公里)。 喻极多:~里马。~言万语。~钧一发。~虑一失。~锤百炼(❶喻多次斗争考验;❷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 见“秋”字“秋千”。 姓。

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千~一发(一根头发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喻极其危急)。雷霆万~之势。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陶~(亦喻造就人材)。 乐(yuè)调(diào):~弦。 敬辞,用于对尊长或上级:~安。~鉴。~座。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力』

《唐韻》《集韻》《韻會》𠀤林直切,陵入聲。 《說文》筋也。象人筋之形。 《徐曰》象人筋竦,其身作力,勁健之形。 《增韻》筋,力氣所任也。 《禮·聘義》日幾中而後禮成,非强有力者不能行也。  又《曲禮》老者不以筋力爲禮。  又《韻會》凡精神所及處,皆曰力。 《孟子》聖人旣竭目力焉,旣竭耳力焉。  又《韻會》物所勝亦曰力。 《家語》善御馬者均馬力。 《杜甫·張旭草書詩》溟漲與筆力。  又勤也。 《書·盤庚》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 《前漢·司馬遷傳》力誦聖德。 《註》師古曰:力,勤也。  又《禮·坊記》食時不力珍。 《註》力,猶務也。  又《後漢·銚期傳》身被三創,而戰方力。 《註》力,苦戰也。  又病甚曰力。 《唐書·汲黯傳》臣犬馬病力。  又爲人役者曰力。 《晉·陶潛·與子書》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  又姓。 《韻會》黃帝佐力牧之後。  又《韻補》叶力蘖切,苓入聲。 《蘇軾·香積寺詩》此峯獨蒼然,感荷祖佛力。幽光發中夜,見者惟木客。

『敌』

《集韻》乎刮切,音頢。盡也。 《廣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𠀤音狄。 《說文》仇也。 《書·微子》相爲敵讎。  又《爾雅·釋詁》敵,當也。 《疏》仇匹相當也。 《易·同人》伏戎於莽,敵剛也。 《左傳·文六年》敵惠敵怨,不在後嗣。  又《爾雅·釋詁》敵,匹也。 《博雅》輩也。 《玉篇》對也。 《禮·曲禮》雖貴賤不敵。  又《增韻》拒抵也。 《管子·兵法篇》明理而勝敵。  又《博雅》上也。 《廣韻》主也。

『千』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𠀤音阡。 《說文》十百也。  又《廣韻》漢複姓。  又《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 《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𤰞體,慕姬旦之懿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