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功勋;德:德行;隆:大。功绩和德行都非常突出。
功;功勋;德:德行;隆:大。功绩和德行都非常突出。
《旧唐书?太宗纪》:“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
主谓 功绩、德行都很突出。《旧唐书·太宗纪》:“自古~,由汉以来未之有也。”△褒义。用于称颂、赞美。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勋。~绩。论~行赏。徒劳无~。~德无量(liàng )。~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成就,成效:成~。~能。~亏一篑。事半~倍。急~近利。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率。 本领,能耐:~夫。~底。~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到自然成。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 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 姓。
加倍,把两份并在一起:~旬(两个十天)。~程。~并。 同时涉及或所具有的不只一方面:~而有之。~收并蓄。~顾。~职。~任。~课。
盛大,厚,程度深:~冬。~重(zhòng )。 兴(xīng )盛:兴~。~盛(shèng )。 高,高起:~起。~穹。~准(高鼻梁)。 尊崇:~师。 姓。
《唐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𠀤音公。 《說文》以勞定國曰功。从力,工聲。 《廣韻》功績也。 《書·禹謨》九功惟敘。 又自以爲功曰功之。 《史記·信陵君傳》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爲公子不取也。 又功,毛詩作公。 《詩·小雅》以奏膚公。 《註》功也。 又《韻會》大功,小功,喪服名。謂治布有精麤之分。或作紅。史記漢書,大功小功,作大紅小紅。 又《廣韻》漢複姓。 《何氏姓苑》漢營陵令成功恢。禹治水告成功後爲氏。 又《韻補》叶姑黃切,音光。 《東方朔·七諫》信直退而毀敗兮,虛僞進而得當。追悔過之無及兮,豈盡忠而有功。 又叶居銀切,音巾。 《司馬相如·子虛賦》騖于鹽浦,割鮮染輪。射中獲多,矜而自功。
『德』《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𠀤登入聲。 《廣韻》德行也。 《集韻》德行之得也。 《正韻》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也。 《易·乾卦》君子進德修業。 《詩·大雅》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書·臯陶謨》九德,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𥳑而廉,剛而塞,彊而義。 又《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 《周禮·地官》六德:知、仁、聖、義、中、和。 又《玉篇》德,惠也。 《書·盤庚》施實德于民。 《詩·小雅》旣飽以德。 又善敎也。 《禮·月令》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 《註》德謂善敎。 又感恩曰德。 《左傳·成三年》王曰:然則德我乎。 《疏》德加於彼,彼荷其恩,故謂荷恩爲德。 《後漢·樊曄傳》光武微時,曄餽餌一笥,帝德之不忘。 又《韻會》四時旺氣也。 《禮·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又《諡法》綏柔士民,諫爭不威,執義揚善,曰德。 又《說文》升也。 又《玉篇》福也。 又星名。 《前漢·郊祀志》望氣王朔言,後獨見塡星出如瓜。有司皆曰:陛下建漢家封禪,天其報德星云。 《註》德星,旣填星也。 又《韻會》亦作悳。 《前漢·賈誼傳》悳至渥也。 又州名。 《廣韻》秦爲齊郡地,漢爲平原郡。武德初爲德州,因德安縣以名之。 又叶都木切,音篤。 《謝惠連·雪賦》曹風以麻衣比色,楚謠以幽蘭儷曲。盈尺則呈瑞於豐年,袤丈則表沴於隂德。 又叶得各切,當入聲。 《易林》酒爲歡伯,除憂來樂,福善入門,與君相索,使我有德。
『兼』《唐韻》古甜切《集韻》《韻會》堅嫌切《正韻》古嫌切,𠀤音縑。 《說文》幷也。从手禾。兼持二禾也。 《徐曰》會意。秉持一禾,兼持二禾。可兼持者,莫若禾也。 《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 《前漢·王莽傳》縣宰缺者,數年守兼。 《註》師古曰:不拜正官,令人守兼也。 又姓。 《韻會》衞公子兼之後。
『隆』《唐韻》力中切《集韻》《韻會》《正韻》良中切,𠀤音癃。 《說文》豐大也。 又《玉篇》中央高也。 《爾雅·釋山》宛中隆。 《疏》山形中央蘊聚而高者名隆。 又《戰國策》雖隆薛之城到於天,猶之無益也。 又與窿通。 《正韻》穹窿,天勢。本作隆。 《司馬相如·上林賦》穹隆雲橈。 又《玉篇》盛也。 《禮·檀弓》道隆則從而隆,道汙則從而汙。 《史記·封禪書》文王攺制,爰周郅隆。 《前漢·武帝紀》迫隆冬至。 《註》隆冬,猶言盛冬也。 又《禮·祭義》頒禽隆諸長者。 《註》隆,猶多也。 又《荀子·致士篇》君者,國之隆也。 《註》隆,猶尊也。 《史記·平準書》方隆貴用事。 又《前漢·王莽傳》臣莽夙夜隆就孺子。 《註》隆,長也。言成就之,使其長大也。 又厚也。 《後漢·皇后傳》使後世不見隆薄進退之隙。 又《前漢·五行志》沛城鐵官鑄鐵,鐵不下,隆隆如雷聲。 又地名。 《史記·晉世家》齊伐魯,取隆。 《註》隆,卽龍也。魯地有隆山。 又州名。後周陵州,宋升隆州。 又豐隆,雷師。 《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宓妃之所在。 《正韻》靊霳,本作豐隆。 又與南通。 《淮南子·俶眞訓》終南作終隆。 又叶盧王切,音郞。 《道藏歌》但聞仙道貴,不聞鬼道隆。謠歌參天氣,賈生元正章。 又叶閭承切,音棱。 《陸雲·贈孫世顯詩》制動以靜,祕景在隆。雲根可棲,樂此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