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绩与过错,正确和谬误。
功绩与过错,正确和谬误。
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文化大革命’,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
邓小平《对起草的意见》:“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文化大革命’,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勋。~绩。论~行赏。徒劳无~。~德无量(liàng )。~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成就,成效:成~。~能。~亏一篑。事半~倍。急~近利。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率。 本领,能耐:~夫。~底。~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到自然成。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 表示存在:满身~汗。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 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惟利~图。 姓。
不,不是:~凡。~法。~分(fèn )。~礼。~但。~同小可。啼笑皆~。 不对,过失:痛改前~。文过饰~。习~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看这本书。 责怪,反对:~难(nàn )。~议。无可厚~。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西~。
《唐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𠀤音公。 《說文》以勞定國曰功。从力,工聲。 《廣韻》功績也。 《書·禹謨》九功惟敘。 又自以爲功曰功之。 《史記·信陵君傳》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爲公子不取也。 又功,毛詩作公。 《詩·小雅》以奏膚公。 《註》功也。 又《韻會》大功,小功,喪服名。謂治布有精麤之分。或作紅。史記漢書,大功小功,作大紅小紅。 又《廣韻》漢複姓。 《何氏姓苑》漢營陵令成功恢。禹治水告成功後爲氏。 又《韻補》叶姑黃切,音光。 《東方朔·七諫》信直退而毀敗兮,虛僞進而得當。追悔過之無及兮,豈盡忠而有功。 又叶居銀切,音巾。 《司馬相如·子虛賦》騖于鹽浦,割鮮染輪。射中獲多,矜而自功。
『是』《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𠀤音姼。 《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 《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 《玉篇》是,是非也。 《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又《博雅》是,此也。 《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 《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 又姓。 《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 又《集韻》田黎切,音題。 《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 《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 《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 又與氏通。 《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 《註》氏,與是同。古通用。 又《韻補》叶市之切。 《蔡邕·釋誨》予惟悼哉,害其若是。天高地厚,跼而蹐之。
『非』《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𠀤音飛。 《說文》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 《玉篇》不是也。 《書·說命》無恥過作非。 《易·繫辭》辨是與非。 又《玉篇》下也。 又《玉篇》隱也。 又《增韻》訾也。 《孝經·五𠛬章》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 又《玉篇》責也。 《前漢·魏相傳》使當世責人非我。 又山名。 《山海經》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 又姓。 《風俗通》非子,伯益之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𡚱尾切,音斐。 《集韻》本作誹。謗也。 《前漢·食貨志》不入言而腹非。 《史記·平準書》作腹誹。 又《鼂錯傳》非謗不治。 《註》非,讀曰誹。 又《韻會》方未切,音沸。本作誹。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