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倦罢极


   劣倦:疲倦之极;罢:通“疲”。形容疲倦到了极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iè juàn pí jí
成语简拼 ljpj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劣倦:疲倦之极;罢:通“疲”。形容疲倦到了极点。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效力》:“颜氏之子,已曾驰过孔子于涂矣,劣倦罢极,发白齿落。”


成语典故

汉·王充《论衡?效力》:“颜氏之子,已曾驰过孔子于涂矣,劣倦罢极,发白齿落。”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恶,坏:恶~。~迹。 低下,弱下:~势。~等。低~。优~。 小于一定标准的:~弧(小于半圆的弧)。

疲乏:疲~。~怠。~意。~容。~色。 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厌~。~飞(喻厌倦仕宦而归隐)。~游(厌倦游宦生涯)。

顶端,最高点,尽头:登~(帝王即位)。登峰造~。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地(极圈以内的地区)。~圈。北~。阴~。 尽,达到顶点:~力。~目四望。物~必反。 最高的,最终的:~点。~限。~端。~致。 副词:表示最高程度:~其。~为(wéi )。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劣』

《唐韻》《正韻》力輟切《集韻》《韻會》龍輟切,𠀤音埓。 《說文》弱也。从力少。 《徐曰》會意。 《廣韻》鄙也,少也。 《揚子·法言》彼以其回顏以其貞顏其劣乎。  又劣,薄也。僅僅不足之辭。 《宋書·劉懷貞傳》子德願善御車。常立兩柱,使其中劣,通車軸。驅牛奔,從柱閒直過。 《集韻》通作𢚃。

『倦』

《廣韻》渠卷切《集韻》《正韻》逵眷切,𠀤權去聲。懈也。疲也。 《禮·儒行》敦行而不倦。  又倨也。 《淮南子·道應訓》盧敖游乎北海,見一士焉,方倦龜殼而食蛤梨。 《註》楚人謂倨爲倦。  又叶渠運切,音郡。 《劉楨·魯都賦》至於日昃,體勞怠倦。一張一弛,文武之訓。 《說文》力部作𠢏,人部作〈亻𠨟〉,音義同。宜合倦爲券字,重文不必分爲二。

『极』

《唐韻》其輒切《集韻》極葉切,𠀤音笈。 《說文》驢上負也。 《篇海》爲木版跨驢背以負物者。  又《廣韻》巨業切,音跲。极插也。 《唐韻》渠力切《集韻》《韻會》竭憶切《正韻》竭戟切,𠀤禁入聲。 《說文》棟也。 《徐曰》極者屋脊之棟,今人謂高及甚爲極,義出於此。  又天地未分以前曰太極。 《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註》無稱之稱,不可得而名也。  又皇極,大中也。 《書·洪範》皇建其有極。 《疏》人君爲民之主,大自立其有中之道。  又北辰曰北極,老人星曰南極。 《書·舜典·正義》引《王蕃·渾天說》曰: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南極入地三十六度,而嵩高正當天之中極。  又三極,三才也。 《易·繫辭》三極之道。 《疏》謂天、地、人三才,至極之道也。  又《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西至于邠國,南至于濮鈆,北至于祝栗,謂之四極。  又五極,五常之中正也。 《書·呂𠛬》屬于五極,咸中有慶。  又六極,窮極惡事也。 《書·洪範》威用六極: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  又四方上下,亦謂之六極。 《莊子·天運篇》天有六極。  又八極。 《韻會》四極,方隅之極也。 《淮南子·本經訓》紀綱八極,經緯六合。  又至也。 《詩·周頌》立我烝民,莫非爾極。  又取止也。 《詩·大雅》匪疚匪棘,王國來極。  又盡也。 《易·繫辭》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  又放也。 《儀禮·大射儀》贊設決,朱極三。 《註》極,放也。以朱韋爲之,所以韜指利放弦也。  又《爾雅·釋天》月在癸曰極。  又國名。 《春秋·隱二年》無駭帥師入極。  又疲也。 《世說》顧和謁王導,導小極對之疲睡。  又《正韻》訖逆切,音戟。與亟同。 《荀子·箴賦》反覆甚極。  又《集韻》訖力切,音棘。殊也。  又《唐韻》渠綺切,音技。 《淮南子·精神訓》賤之而弗憎,貴之而弗喜,隨其天資,而安之不極。  又《廣韻》渠記切,音曁。 《楚辭·天問》厥萌在初,何所意焉。璜臺十成,何所極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