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劳动繁重,使筋骨疲劳痛苦。
谓劳动繁重,使筋骨疲劳痛苦。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早晨要打柴,日里要挑水,晚要舂谷簸米,劳筋苦骨,没一刻得安闲。”
东汉·班固《汉书·王褒传》:“故工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
谓劳动繁重,使筋骨疲劳痛苦。《汉书.王褒传》:“故工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早晨要打柴,日里要挑水,晚要春谷簸米,劳筋苦骨,没一刻得安闲。” 并列 使筋骨劳累痛苦。形容劳动、工作或运动繁重。[例]经过一番~的苦练,他终于在这茬运动员中脱颖而出。△多用于劳动、工作或运动。
肌肉的俗称:~力。~肉。~疲力尽。 肌腱或附着在骨头上的韧带:~骨。~道(“道”读轻声)。蹄~。 可见的皮下静脉的俗称:~络。~脉。青~暴露。 像筋的东西:钢~。橡皮~儿。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胆。~瓜。 感觉难受的:~境。~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闷。含辛茹~。吃~耐劳。~恼。 为某种事所苦:~雨。~旱。~夏。~于(❶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❷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 有耐心地,尽力地:~劝。~口婆心。刻~。~心孤诣。 使受苦:那件事可~了你啦!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
〔~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碌〕滚动(“碌”读轻声)。
《廣韻》《集韻》《韻會》舉欣切《正韻》居銀切,𠀤音斤。 《說文》肉之力也。从肉从力从竹。竹,物之多筋者。 《禮·曲禮》老者不以筋力爲禮。 《周禮·天官·醫師》凡藥以辛養筋。 《釋名》筋,力也。肉中之力,氣之元也,靳固于身形也。 《博雅》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 又竹名。 《戴凱之·竹譜》筋竹,長二丈許,圍數寸,至堅利,南土以爲矛。其筍未成竹時,堪爲弩絃。 又藥名。 《本草》白茅根,一名土筋。 又姓,出《姓苑》。 又《集韻》渠焉切,音乾。大腱也。 《篇海》俗作䈥。
『苦』《唐韻》康土切《集韻》《韻會》孔五切,𠀤音䇢。 《說文》大苦,苓也。 《詩·唐風》采苦采苦,首陽之下。 《傳》苦,苦菜也。陸璣云:生田及山澤中,得霜甜脃而美。 《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四苦齊味。 《自註》四苦:靑苦、白苦、紫苦、黃苦。 又味也。 《書·洪範》炎上作苦。 《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又《集韻》勤也。 《孟子》必先苦其心志。 又患也。 《前漢·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𨂂盭。 又《類篇》急也。 又《博雅》悵也。 又《揚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 《郭璞曰》苦而爲快,猶以臭爲香,治爲亂,反覆用之也。 又去聲。 《正韻》苦故切,音庫。困也。 《西溪叢語》今人不善乗船謂之苦船,北人謂之苦車。 又姓。大夫苦成,見《國語》。 又《通志·氏族略》漢有會稽太守苦灼。 又果五切,音古。惡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辨其苦良。 《註》謂分別縑白之麤細。 《齊語》辨其功苦。 《註》功,牢也。苦,脃也。 《史記·五帝紀》河濵器皆不苦窳。 《註》苦,麤也。 又音怙。地名。 《史記·老莊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鄕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盬,義同。《直音》作苦。苦字从艸作。
『骨』《唐韻》《韻會》古忽切《集韻》吉忽切,𠀤音汨。 《說文》肉之覈也。 《釋名》骨,滑也。骨堅而滑也。 《靈樞經》腎主骨,張筋化髓榦,以立身。 《周禮·天官·疾醫》以酸養骨。 《註》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 《疏》謂似人之骨立肉中者。 《列子·天瑞篇》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屬天,淸而散。屬地,濁而聚。 又牲骨。 《禮·祭統》凡爲俎者,以骨爲主。 《儀禮·鄕射禮註》以骨名肉,骨貴也。 又姓。 《隋書·骨儀傳》骨儀,京兆長安人。 又《唐書·東夷傳》新羅,其族名第一骨,第二骨,以自別。 又苦骨,苦參別名。 又多骨,白荳𦸅別名。見《本草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