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羞忍辱


   包:包容。形容人有忍辱含垢的大气量。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āo xiū rěn rǔ
成语注音 ㄅㄠ ㄒ一ㄡ ㄖㄣˇ ㄖㄨˇ
成语简拼 bxrr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包:包容。形容人有忍辱含垢的大气量。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王廷讷《狮吼记》:“在家做小伏低,好似哑子吃了黄连在心里苦,到人前包羞忍辱。”


成语典故

同“包羞忍耻”。明 汪廷讷《狮吼记.赏春》:“在家做小伏低,好似哑子吃了黄连在心里苦,到人前包羞忍辱。” 见“包羞忍耻”。明·汪廷讷《狮吼记》10:“在家做小伏低,好似哑子吃了黄连在心里苦,到人前~。”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装。~饺子。 包好了的东西:邮~。背(bèi )~。 装东西的袋:书~。皮~。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括。~举(总括)。~容。~涵。~罗万象。无所不~。 总揽,负全责:~销。~揽。 保证:~赔。~在我身上。 约定的,专用的:~饭。~工。 围:~围。~剿。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子。糖~儿。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 姓。

感到耻辱:~耻。~辱。~恶。 难为情,害臊:害~。~惭。~臊(sào )。~愧。含~。~赧(因害臊而红了脸的样子)。~怯。~涩。 使难为情:~人。你别~我。 进献:“~玉芝以疗饥”。 同“馐”。

耐,把感情按住不让表现:~耐。~痛。~受。容~。~俊不禁(忍不住笑)。 狠心,残酷:~心。残~。

羞耻:羞~。耻~。 使受到羞耻:~骂。侮~。折~。 谦辞,表示承蒙:~承。~赐。 玷污,辜负:~没(mò)。~命。玷~。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包』

《廣韻》布交切《集韻》班交切,𠀤音苞。 《說文》包,象人褱姙。已在中,象子未成形也。元氣起於子。子,人所生也。男左行三十,女右行二十,俱立於巳,爲夫婦褱姙於巳。巳爲子,十月而生,男起巳至寅,女起巳至申,故男年始寅,女年始申也。  又容也。 《易·泰卦》九二包荒,用馮河。  又裹也。 《書·禹貢》包匭菁茅。 《禮·樂記》倒載干戈,包以虎皮。  又《前漢·班固敘傳》包漢舉信。 《註》劉德曰:包,取也。  又通作苞。叢生也。 《書·禹貢》草木漸包。  又姓。 《廣韻》楚大夫申包胥之後。漢有大鴻臚包咸。  又山名。 《山海經註》吳縣南,太湖中包山下有洞庭穴,號爲地脈。  又《集韻》《正韻》𠀤蒲交切,音咆。 《集韻》匏亦作包。  又庖通作包。 《易·姤卦》包有魚。 《繫辭》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  又《韻補》房尤切,音浮。地名。春秋,公及莒人盟于包來。左氏作孚。通雅,古呼包如孚,脬與胞,桴與枹,莩與苞,浮與抱之類,同原相因,故互通。  又叶補苟切,褒上聲,裹也。 《詩·召南》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羞』

《廣韻》息流切《集韻》思留切,𠀤音脩。 《說文》進獻也。从羊。羊,所進也。从丑,丑亦聲。  又《廣韻》致滋味爲羞。 《周禮·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 《註》羞,有滋味者。 《又》羞用百有二十品。 《註》羞出于牲及禽獸,以備滋味,謂之庶羞。  又《禮·月令》群鳥養羞。 《註》羞謂所食也。  又《廣韻》進也。 《書·盤庚》今我旣羞,告爾于朕志。 《傳》已進告汝之後。  又《廣韻》恥也。 《書·說命》惟口起羞。 《疏》惟口出令,不善以起羞辱。  又《韻補》叶息救切。 《張載·七命》繁肴旣闋,亦有寒羞。商山之果,漢臯之楱。楱音凑。 《正字通》俗作羞。◎按說文在丑部,今从正字通倂入。

『忍』

《唐韻》而軫切《集韻》《韻會》《正韻》爾軫切,𠀤人上聲。 《說文》能也。 《徐曰》能音耐。从心刃。 《長箋》如刀剌心,忍意也。 《周武王·書銘》忍之須臾,乃全汝軀。  又《廣韻》强也,有所含忍。 《左傳·昭元年》魯以相忍爲國。  又安于不仁曰忍。 《詩·大雅》維彼忍心,是顧是復。 《詩·小雅》君子秉心,維其忍之。  又忍忍,猶不忍也。 《後漢·崔琦傳》情懷忍忍。  又姓。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而振切,音仞。堅柔也,本作肕。亦作忍。 《周禮·地官·山虞註》柔忍,通作刃。 《詩·小雅·荏染柔木註》柔刃之木荏苒然。 《釋文》忍音刃。 《禮·月令·納材葦註》此時柔刃,𠀤與韌靭忍同。

『辱』

《唐韻》而蜀切《集韻》儒欲切,𠀤音蓐。 《廣韻》恥也。 《禮·曲禮》孝子不登危,懼辱親也。  又汙也。 《左傳·襄三十年》使吾子辱在塗泥久矣。  又屈也。 《禮·曲禮》君言至,則主人出拜君言之辱。 《註》屈辱尊命之臨也。  又僇也。 《說文》辱,从寸,在辰下。失耕時於封疆上僇之也。  又姓,見《姓苑》。